武昌区推行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定点停放
工作方案
为加强共享单车管理,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维护武昌市容环境,根据《武汉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武汉市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工作方案》《武汉市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工作方案》,结合武昌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市民出行需求、城市道路公共资源利用以及设施承载能力等因素,科学施划电子围栏,规范标线设置,运用高精准定位技术压实单车企业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违法停车、无序停车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维护武昌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规范管理,确保电子围栏定点停放工作顺利推进,现成立武昌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办等工作。
组 长:山 峰 区城管执法局局长
副组长:李 军 区城管执法局三级调研员
濮清照 区城管执法大队常务副大队长
成 员:刘朝辉 区城管执法大队四级调研员
唐 智 杨园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吴春林 徐家棚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杨 凯 积玉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吴好宁 中华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徐 盛 黄鹤楼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贺立群 首义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刘康武 紫阳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杨雪锋 白沙洲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罗守强 水果湖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曹 榆 中南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王书雄 珞珈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丁 杰 南湖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
王 成 石洞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孔 龙 区城管执法大队站区中队中队长
熊志军 武昌交通大队副大队长
周 威 哈罗公司城市经理(运营经理)
汪 涛 哈罗公司政府事务经理
刘志雄 美团公司区域经理(运营经理)
杨 光 美团公司区域经理(政府事务)
余家靖 青桔单车城市经理(运营经理)
董 畅 青桔单车政府事务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局市容科,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赵明磊承担,联系电话18302717206,联络员为吴峰,联系电话:19313879827。
三、实施内容及步骤
(一)筹备施线阶段(2023年7月10日—8月4日)
1.电子围栏试点选取。由区城管局牵头,在对单车潮汐流向和路面基础条件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踩点情况,以引导市民规范停放为原则,避开停放基础条件不足、易引发交通堵塞的区域,选取武商梦时代周边区域5处(宝通寺路3处、武锅路2处)、友谊大道中山路路口6处(螃蟹岬地铁站A1、A2、B、E、F出口和省中医院凤凰门诊部门口)点位作为电子围栏试点。(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武昌交通大队)
2.试点围栏停放规划。结合电子围栏试点选取情况,会同相关街道,召集美团、哈罗、青桔三家单车企业召开电子围栏具体设置点位交流会。分析市民用车停放习惯及潮汐停放规律,研讨电子围栏试点具体设置范围、停放围栏设置数量和高峰时段停放秩序的转运机制。(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积玉桥街道、粮道街道、中南路街道、武昌交通大队;美团公司、哈罗公司、青桔公司)
3.试点停放区线施划及后台围栏部署。区城管执法局对电子围栏试点区进行施划,设置电子围栏试点区域停放引导牌。组织单车企业根据电子围栏试点部署设置情况,运用专业定位仪器设备对规划电子围栏区域进行精确采集,确保线上、线下电子围栏对应范围一致。(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武昌交通大队;美团公司、哈罗公司、青桔公司)
(二)试点内测阶段(2023年8月4日—8月7日)
1.电子围栏功能测试。单车企业向区城管执法局提供企业运营平台管理账号、密码,供查阅、调取数据信息,通过手机APP及单车企业后台数据,核查电子围栏锁车功能、围栏对应停放区域。测试在电子围栏试点区域内停放时,是否存在因单车定位漂移、电子围栏设置偏差、围栏规划部署不合理等其他因素造成围栏线外锁车或围栏线内无法锁车等情况。(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美团公司、哈罗公司、青桔公司)
2.电子围栏引导和单车停放效果测试。对电子围栏区范围外、进入电子围栏区域内,但未在围栏指定P点停放、电子围栏区域内规定p点停车三种停车情况进行测试。测试骑行单车进入电子围栏试点后,未在指定围栏内停放时,骑行人手机APP是否有电子围栏规范停放指引具体停放点位。(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美团公司、哈罗公司、青桔公司)
(三)试点试行阶段(2023年8月8日—8月31日)
根据电子围栏试点内测阶段实际运行效果,会同相关街道及单车车企对电子围栏作出相应调整。根据用户体验及时调节围栏定位误差,确保共享单车达到定点取还、规范停放入栏的结算标准。通过无法关锁、违规停放扣费等方式,增强骑行用户规范停放意识。(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积玉桥街道、粮道街道、中南路街道;美团公司、哈罗公司、青桔公司)
(四)全域推广评估阶段(2023年9月1日—12月底)
1.压实单车减量责任。根据容纳量测算,对各街道单车总量设置最高控制量,杨园街道3500辆,徐家棚街道4900辆,积玉桥街道4000辆,中华路街道1600辆,粮道街道3500辆,黄鹤楼街道2900辆,紫阳街道3000辆,白沙洲街道1300辆,首义路街道2000辆,中南路街道5200辆,水果湖街道5200辆,珞珈山街道600辆,南湖街道900辆。
2.分批置换新型单车。对现存共享单车进行分批逐步置换,按月推进,8—9月份,置换不少于10000辆(美团7000辆,哈啰2500,青桔500),10-12月置换不少于7000辆(美团1300,哈啰5000,青桔700),截至年底新车型置换率不低于40%。
3.全域推广电子围栏。对试运行期间的用户体验、停放秩序、群众投诉等方面情况进行收集,及时优化,按照整改后的标准,结合前期减量成果、新车型置换投入等情况动态调整,截至年底在全区10%的主干道和“三站三圈一景”周边区域有序推进电子围栏建设。(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各相关街道、武昌交通大队;美团公司、哈罗公司、青桔公司)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建立联动机制
要充分认识到共享单车秩序管理对维护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强协调,定期组织相关街道、站区办、武昌交通大队等相关单位及共享单车企业,定期研判分析解决电子围栏推广期间出现的共性、难点问题。
(二)强化督查,压实属地责任
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向管理部门开放车辆投放信息(包括车身编码)、车辆停放、电子围栏情况及调度信息、管理人员动态信息等数据并实时更新,督促相关街道强化相关检查手段,建立完善的日常监管机制。
(三)摸清流量,加强研判应对
针对我区骑行人数多、商圈(交通枢纽)、高校较为密集等特点,要摸清流量,及时预警,特别是要加强潮汐时段应对措施。电子围栏试点内测阶段,积玉桥、粮道、中南路等街道要做好现场引导及宣传,避免出现市民无法正常还车的情况,同时督促单车企业按照“夜间单车清零、分时调度转运、定点值守摆放”落实单车现场管控,确保电子围栏有序推广。
(四)关注舆情,做好宣传引导
要特别关注电子围栏推广期间的相关舆情,及时回应市民投诉,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单车企业要在线上APP骑行界面增加“定点停车电子围栏规则”及“定点停放操作手册”,在用户使用车辆期间,加强提醒告知;区城管执法局和相关街道,要通过发放宣传册、公众号宣传等多种形式,全面宣讲共享单车规范停放政策。
武汉市武昌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