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馈问题
交通结构中“公”“油”比例仍然偏高。2022年,武汉市公路货运量占全市货运量73.1%,高于全省69.2%的平均水平,机动车尾气排放仍占污染物总量较大比例;新能源车渗透率还不高,保有量仅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5%左右。
二、整改目标
推动多式联运提速,提升铁路、水运服务能力,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联合执法,提升新能源车比例。
三、整改措施
1.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及各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提高铁路货运服务水平。
2.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及各区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完善,加快疏港铁路、公路建设,发展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推动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转移。实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3.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加强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联合执法,依法查处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
4.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落实支持本地居民、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揽子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四、整改完成情况
1.我区为中心城区,主要职责为配合市级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经与市级部门确认,我区未承担铁路建设及服务相关任务。
2.我区不涉及公路,无货运码头、大型货运集散地、大型物流中心等设施,也未收到上级部门相关建设任务。我区主要承担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相关工作。一是做好企业宣传推动。组织召开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推进会,邀请淘大集公司分享企业经验,鼓励企业引进新能源配送车辆。积极落实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惠企政策,提高新能源配送车辆占比。二是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充电设施进社区、入小区,积极推广路边充(补)电站,当前我区新能源充电站基本已达到2公里、10分钟车程内全覆盖。三是落实便利通行政策,在胭脂路、大成路等居民需求较大地点设置城市配送车辆停车泊位16处。
3.区环保分局、区交通大队按照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联合执法工作要求,建立工作专班,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尾气排放路检联合执法。2024年5月1日至今,我区开展柴油车路检12次,检测车辆474辆,其中不合格车辆9辆,全部处罚到位。
4.我区主要职责为积极宣传、落实省市各项惠企、便民政策。
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提高环卫车辆新能源率。我区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武昌区环卫基础设施设备提档升级项目”3,900万元,同时已安排区级预算1,537万元用于该项目。项目将新增新能源环卫车辆131辆。二是落实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安排429.28万元,由区商务局用于武昌汽车消费补贴项目,鼓励汽车消费。
现将该整改任务的整改完成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5年8月27日-2025年9月10日(10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27-8893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