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请主动接种疫苗!

  • 2023-04-25 09:46
  • 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4月25日是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您孩子的健康,武汉市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

                           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新生儿离开母体之后,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儿童时期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接种疫苗之后可以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抗体水平在人体内变化、疾病感染风险、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确定开始接种年龄和接种间隔。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因此,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我们在预防接种证上可以看到需要接种疫苗的名称、接种时间等信息。

为什么有些疫苗需要加强免疫?

基础免疫所获得的特异性抗体,有些在体内维持较高浓度水平,无需加强免疫;有些在体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应再次接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抗体维持在足以抵抗病原体的水平,例如,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3针后,在18-24月龄加强免疫1针。

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类疫苗有什么不同?

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公民除支付疫苗费用外,还需支付不超过20元/剂次预防接种服务费。

该不该给孩子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呢?

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按照国家政策来划分的,并不是以疫苗的重要性来划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疫苗产能的增加以及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有些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将会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无论“免疫规划疫苗”还是“非免疫规划疫苗”,多接种一种疫苗就多一层保护。比如,接种流感疫苗(属“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自费),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学校是流感疫情较为集中的场所,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及时给学龄期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孩子因处于发热期/过敏期,错过了疫苗接种规定时间,该如何补种?

如果由于发热或过敏等原因错过了接种疫苗的规定时间,应当在孩子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尽快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或指定地点补种。家长也可电话联系接种门诊,咨询补种安排。

接种疫苗有什么注意事项?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1)接种疫苗前家长要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有疾病或是明显不适如发热、咳嗽、腹泻等,及时跟医生反馈后,可以选择延期接种。


(2)接种疫苗绝对不可以提前,接种当天仔细阅读相关疫苗的“知情同意书”。


(3)尽量不要在空腹或饥饿时接种疫苗。


(4)如需要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计划免疫疫苗,应尽量选择不同部位。


接种后注意事项:


(1)接种完疫苗需要现场留观30分钟,观察期间尽量不要进食,观察有无急性过敏反应。离开之前还应检查接种部位有无渗血,局部有无红肿。


(2)如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或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吃热东西。


(3)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期间注意适当休息,多喝温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应及时就医。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