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4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民政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5-27446
公开日期: 2025年10月31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46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动当地优质企业及民间组织参与城区及社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强化公服配建全流程管理,确保配套设施落实

2024年,紧扣城市更新与民生需求,围绕住宅项目全生命周期,扎实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管理工作。

在挂牌条件阶段,明确公服配建要求。在住宅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项目用地内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应按照《武汉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政规〔2021〕6号)、《武汉市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实施办法》(武房发〔2012〕190号)等相关要求执行。

在方案审查阶段,落实公服配建内容。在项目审查中,严格按照各项标准审查住宅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并对按规定移交的养老用房和社区服务用房,以及住宅小区配建的物业管理用房、配电房、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给予免计容奖励;不对外销售且不办理权属登记的,依托架空层、地下空间等设置的健身房、游泳池、公共会客室等为业主服务的配套服务设施,给予免计容奖励。例如,招商武昌序项目通过优化公服布局,其社区养老用房、泳池等设施依规享受免计容政策。

在项目验收阶段,落实公服建设。项目验收阶段对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规划审批的面积标准和布局位置予以规划验收。全年通过全流程管控,累计完成多个住宅项目公服设施验收,为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完善基层治理空间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土地储备和出让工作,促进土地规范管理

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自然资规〔20252号)、《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20188号)等文件精神,土地储备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或省级人民政府发行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土地完成收储并达到供应条件后,由市、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在地表、地上或者地下设立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均可申请参加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

2024年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服务效能提升积极落实市级审批权限下放政策,将规划审批和土地供应审批权限全面下沉至区级,实现“办事不出辖区”。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完成多宗优质土地出让。通过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优化出让文件编制、强化竞买资格审核等措施,保障土地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吸引30余家知名企业参与竞拍

规范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促进教育配套发展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武政规〔2023〕19号)文件规定:新建住宅区住宅建筑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或者居住户数达到1200户及以上的,应当配套建设幼儿园。区教育部门接收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后,应当及时办理幼儿园不动产登记手续,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者委托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先满足本住宅区居民适龄子女就近入园需求,不得擅自改变配建幼儿园用途。区教育部门将严格依据文件要求,参与新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接收及开办工作。

近几年,武昌区积极探索“嵌入式”托育模式,成立全省首家“社区嵌入式”托育园,在有条件的公立幼儿园嵌入托班,打造托育机构104家,满足辖区托育需求;开设托管室44间;推动少儿托管提质拓面延时,将寒暑假期延伸到周末的“周末伴”日间托管,覆盖45个社区,服务青少年4万余人次。

四、深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医养融合发展

推进“323”攻坚行动,开展各类义诊、巡诊。持续擦亮“健康武昌讲坛”品牌,遴选优秀民营医疗机构专家加入科普专家库,面向全区各街道、社区提供“点单式”健教科普讲座。

推动医产结合,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现代化产业振兴双示范。支持湖北时珍实验室建设。推进区级中医质控中心建设,开展中医药饮片合理使用评估,推广中药制剂临床应用。推动“昙华林中医药文化街区”建设,14家健康企业入驻文创大厦。

推进医联体及专科联盟建设。18家社卫中心与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专家下沉坐诊;开展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加强效率;夯实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数和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数持续增加。

五、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武昌区1家区级养老中心(在建中)、17家养老机构(含公办武昌区社会福利院)、1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水果湖综合养老中心、丽江颐养中心等)、27家“互联网+居家养老”社区嵌入式服务网点、133家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40家社区幸福食堂、76个老年助餐点、18家社卫中心和1个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实现“三助一护”服务送达率100%。

在服务机制建设方面,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每年投入资金扩大普惠养老覆盖面,提供助餐减免、适老化改造等多元服务,全覆盖设立142个社区助餐点,22年以来累计完成适老化改造1794户;另一方面激活市场活力,以区属国企东湖康养为龙头,联动央省市企,与大型养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同步推进日间照料、康复理疗等社区服务,为全区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500人次,实施“一键呼叫 应您所急”独居老年人关爱行动,安装设备485台。同时,开发“武昌养老地图”小程序,打造“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