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武昌区积极践行“幸福颐养 武昌优享”的工作理念,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武昌养老服务可感、可及、可享。
一、聚集不同群体养老需求,优化养老服务项目
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助餐(60岁及以上老年人持本人老年卡到社区幸福食堂就餐提供每日5-10元助餐减免)、助浴(“澡回幸福 浴您安康”慈善项目免费上门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一键呼叫 应您所急”慈善项目)、意外险(为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最高可赔付1000元-2万元不等)等多样化服务。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就近提供日间照料、康复理疗、文体娱乐、社会交流等为老服务,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引导支持具备资质的社会餐饮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目前已有4家试点企业持续运营中。累计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694户。累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139张,2025年100张床位正在建设中。2024年起,持续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救助对象为已纳入我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经评估为完全失能等级(4级)并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武昌区社会福利院收住,目前已入住44名老人。强化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以“12534”工作方式,实现应访尽访,每月探访率100%。
二、聚焦养老新场景,拓宽养老服务新业态
聚焦“智慧+”养老,搭建武昌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智能化等服务资源,促进线上线下服务对接,满足老人对“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的不同需求。对接武汉市安养链平台,通过政策找人、养老机构、居家服务、适老改造、助餐服务、健康医疗六大功能模块,为老年人提供市场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开发“武昌养老地图”微信应用小程序,具备实时导航、价格查询、在线预约、咨询了解等多个功能,方便了老人和家属。老人可通过热线呼叫、武昌“微邻里”平台、养老地图、移动APP下单方式提出服务需求,平台会第一时间根据需求就近安排服务商服务工单,上门提供相关为老服务。探索推行“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如联投柠月、长江现代物业、中建壹品模式),整合物业资源,及时收集和转介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设施站点连接家庭与社会服务的作用,延伸养老服务半径。
三、聚焦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老年宜居环境
开通“武昌养老”微信直播间,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作为养老主播普及养老好政策,已直播24期,其中,适老化改造专场直播2期,引导更多的老年人家庭知晓并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观看人数近2000余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更新《居家照护服务标准及价格目录》。鼓励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2025年首义路街大东门社区养E康颐养中心、白沙洲街东湖康养颐养中心、黄鹤楼街西厂口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已提档升级完毕,紫阳街武泰闸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水果湖街小洪山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正在改造中。探索建立以东湖康养公司为龙头企业,央、省、市、区国企融合并进,培育社会多元主体,倡导“1+N”连锁运营模式,助推养老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营。积极组织开展“银龄行动”,以智力援助、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为内容,倡导老年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为,已惠及老年人1万人次。充分发挥下沉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引导各类组织共同做好养老服务工作,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