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4-22154
公开日期: 2024年09月24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教育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医学与心理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它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帮助治疗对象改善社交、情感、认知和行为功能,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并不专注于来访者的音乐技能,不需要来访者具有任何音乐基础,而是将音乐作为治疗的媒介和工具。根据不同疾病、不同人群, 精神心理科的音乐治疗大致可以分为音乐精神康复和音乐心理治疗。

一、开展实践调查

武昌区教育局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培育学生积极阳光心态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目前我们区各中小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目前也正在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中关于音乐治疗课程应如何开设与实施。武昌区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区88所中小学,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基干力量,以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有效补充的,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师资体系。根据2022年10月末的统计,全区88所中小学已全部配备了心理辅导室,全区中小学共有心理健康教师2393名,其中专职心理健康教师40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353名。武昌区每一所中小学校均开设的有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以及形式丰富的艺术社团,在课程性质中的愉悦性能使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组织科学研究

武昌区严格落实中小学下校调研,听课、研课,研究教材,探讨课程。从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学校或区域教研这五个维度,与各校心理教师、音乐教师探讨教学,让两个学科能够在教学中紧密融合,并形成各校心理教育体系,把优秀经验与全区兄弟学校共享。同时加强区域教研,提升教研质量,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心理课、音乐课要有目标导向。在确定每一课教学目标时,要区分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课时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结构完整,掌握水平表述准确;目标具有“可观察、可评估、可实现”的特性。结合生情修改,按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及评价标准设计好音乐课程每课时的教学方案。既要做好心理课的教学重难点分析、同时也要做好音乐课程的重难点分析,抓住学生最为迫切的发展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哪些环节突破的。同时,心理课、音乐课要注重学生积极体验与实践过程。教学设计要与学生学习生活需要相契合,建议教学素材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以真实问题为中心的、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其求知欲,以解决学生具体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引领服务发展

通过充分调研,了解教师和学生具体需求情况,结合学生生情,在兼顾不同学习领域后,推荐心理和音乐相关的课题供授课教师作为必选课,下校指导听课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必选课题中选择授课主题。各学校参考《纲要(修订版)》、《艺术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求,结合本校情,制定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音乐课程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需要包含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鼓励各校进行音乐治疗校本课程开发。鼓励中小学音乐、心理健康教师要运用音乐治疗方法,开发资源,学科融合。各片区在学年初制定本区教研计划,定期开展常规、系列化主题研讨活动,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区域教研活动。注重新入职心理健康教师、音乐教师的岗前培训,加强区域中心教研组建设,探索教研的多种形式,在常规听评课的基础上要加强区域内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结束后,将相关过程性和结果性资料积极对外宣传,总结本区教研经验,探索适合本区的教研机制。后面我们也会联络华师和武音的相关音乐治疗领域的专家,开展对音乐老师们进行相关音乐治疗的学习和培训。

四、提供决策参考

为了督促中小学校重视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武昌区开展了多批次的心理健康示范校、合格校评定工作,明确评定标准,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实做细,取得实效。截至目前,武昌区已开展了六批武汉市心理健康示范校的评选,共有水果湖第二小学、中山路小学、武汉中学、粮道街中学、南湖中学等44所中小学获评“武汉市心理健康合格校”,其中水果湖第二小学、武汉中学、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昌实验中学等15所中小学获评“武汉市心理健康示范校”。

五、推动科普宣传

武昌区从2021年—2024年期间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展开心理健康讲座培训及相关活动三百多场,讲座及活动面向学生、家长和教师群体。各校充分利用市区资源,以网络为桥梁,让学生、家长和学校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解,共同进步。例如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网络等形式,进行“助力成长”家访活动,并以《做有温度的父母》为主题,举办线上家长学校活动。同时组建在读生家长心理互助群,家长之间彼此鼓励互相支招,心理老师们在群里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指导,充分利用网络的媒介,在家长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系统,让家长们在互相的鼓励和陪伴中交流经验,分享教育故事。我区中小学还针对家长普遍存在的困惑,组织开展多场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关注特殊学生,引入医教结合,家校协同,指导家庭教育,让家长优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和孩子沟通时,专注“倾听”,少责罚,多开展居家游戏和活动,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私人领域,真正尊重、信任和认可孩子。在各学校的努力下,武昌学子和武昌家长,有心理需求能得到满足,有心理困惑能得到帮助,心理既健康又温暖。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