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武昌文旅公众号,做好武昌美食品牌宣传推广
武昌区依托“一部手机游武昌”公众号,积极推介黄鹤楼、粮道街、中华路码头等文旅名片。精心制作发放融合“吃住行游娱购”全要素的武昌旅游地图、“山水阅千年”武昌文旅攻略、“武昌十景”文旅宣传画册,营造文旅融合发展浓厚氛围。以户部巷、粮道街、大成路、水陆街等美食街为载体,打造夜游美食品牌。邀请武汉本地美食博主、网红大咖为武昌美食打call,进一步扩大武昌美食小店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积极推进非遗申报,做好武昌美食传承与保护工作
关于“通过立法保护其知识产权”,国内已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经营主体可以自主申报,被认定为专利即受到法律保护,无需重新立法。目前,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曹祥泰京果制作技艺、武汉老谦记传统豆丝制作技艺已入选非遗项目,我区仍在不断积极推进非遗项目申报、保护、传承工作,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经营业主,帮助其申报非遗项目,加强对餐饮特色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三、组织座谈学习,推动武昌美食创新提质升级
我们会组织相关部门、餐饮协会(商会)、小餐饮代表座谈,了解企业经营现状,群策群力。还将邀请武昌小餐饮代表参加在武昌不定期举办的直播带货线下沙龙,学习借鉴直播带货的经验做法,找准产品定位,做好美食创新,助力武昌小餐饮抢抓流量红利,实现人气和销量的双增长,不断丰富武昌美食地图。
四、依托大众点评等榜单,做好武昌美食小店全网宣传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反馈,关于“苍蝇馆子米其林地图”质量标准体系,是非官方评价认证体系,由企业、行业协会自发评定较为合适,以彰显公平、公正、公开,区市场监管部门不应当同时也无权介入。目前网络上有大众点评必吃榜等美食排名,近年来,我区粮道街赵师傅油饼包烧麦、大成路小秋水饺、芳芳牛杂大成路总店、李记鲜鱼糊汤粉大成路店、方掌柜武昌鱼黄鹤楼店、司门口火炬路阿德鱼湾、澎湖湾农家菜八一路东湖村店、双喜铁板烧东湖村店、小民大排档武泰闸店等几十家小吃店陆续入选大众点评必吃榜,成为网红餐厅,实现了名气和销量的大幅提升。
五、持续优化审批流程,为餐饮类建设打造良好硬件基础。
对依法纳入监管的餐饮类建设工程,严格落实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要求。同时,进一步做优服务,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质增效。武昌区将组织规划、城管、房管及街道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检查、隐患通报、情况会商、综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为餐饮类建设工程扎根落地打造良好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