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渠道帮扶中年人实现再就业
(一)广泛开展登记,掌握真情实困。为进一步畅通失业登记渠道,我区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受理劳动者失业登记申请,还为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人员一并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发放,做到“应登尽登”。截止目前我区有效登记失业人员16349人,35岁以上登记失业人员6752人。为失业人员进行就业服务562090人次,其中政策宣传55023人次,推荐就业13452人次,享受各类就业扶持政策1800余人次。
(二)积极开展宣传,落实就业政策。根据国家、省市制定的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我们编制了《武昌区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清单》和20余种政策一次性告知书,并通过武昌就业、大成武昌、微邻里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阅读量超30万人次。同时针对中年人咨询较多、较为关心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以“政策问答”的形式在“武昌就业”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近三年来共为33000余人次办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涉及金额2.4亿元,全部为35岁以上人员;为2200余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2.3亿元,95%为35岁以上人员。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为200余家企业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补贴3000万元,涉及1500余人。
(三)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为解决失业人员职业培训需垫付学费的问题,我区通过深入培训学校、社区居民座谈调研了解各方的需求,根据实际大胆创新,积极作为,出台了针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多种人群的《武昌区就业培训个人信用账户管理办法》文件,授信给符合条件人员,每年可减免400-4000元不等的学费。并积极指导定点培训学校、街道社区,采取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到每一个网格群。近三年来共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00余期,涉及育婴、电工、摄影、化妆、西式烘焙、美容美发、养老、创业等热门专业,培训各类人员5000余人次,发放培训补贴600余万元,其中35岁以上人员占比为55%。
(四)组织岗位对接,促进有效就业。依托“武昌就业”微信公众号平台,持续开展线上网络招聘,筹集1.5万余个优质岗位,坚持每周推送一期岗位信息,已推送150余期信息,实时发布,通过街道社区网格群将招聘岗位送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手中。根据失业人员就业意愿,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对接活动。近三年来共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送岗位社区行等现场招聘会60余场,300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3万余个,入场求职人数达到5000多人次,意向成交数近800人。在湖北公共招聘网等发布线上、直播招聘会30场,注册和报名企业600余家,提供岗位数2.7万个,参加招聘会人数达3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
(五)搭建服务平台,缓解就业压力。坚持树立创业典型,深入到街道、社区、各大创业园区挖掘创业典型事例,召开会议集中表彰具有代表性十佳(优秀)创业明星20名,制作了《武昌区十佳创业明星》宣传册,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激情。利用“大成武昌”“武昌就业”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创新创业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头作用。杨园科技创业园,东创创意园、武房网、融昌兴等4家被授牌为武汉市创业示范孵化基地,主要为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近年来成功孵化中小微企业100余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其中中年人、返乡创业者占20%。
二、均衡各部门资源解决后顾之忧
(一)加快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均衡化。加快推进义务段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滨江小学、大东门小学依新建项目、新河街学校等新改扩建项目已按期完成施工进度。积极推动高中办学条件改善,二职中心学校实训楼项目施工已完成;三十九中加固工程结构进展过半;东湖中学艺体综合楼项目施工板房搭建已完成,正进行场地平整;十五中食堂宿舍楼项目已签订施工合同,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推进教师交流走教,推进新学年427名教师交流工作,推动交流教师从义务段向幼儿园、高中延伸。创新开展干部交流,选派56位名校长到相对薄弱学校任职,占干部调动总人数三分之一,用优秀干部带动学校优质快速发展。
(二)优化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减轻养老压力。自2022年1月1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出台后,我市的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为基础养老金(307元,高于湖北省标准115元)+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15年内的,按照每满1年每人每月2元的标准计算确定;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的,每满1年每人每月3元的标准计算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调整后的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高于往年标准,除此以外政府还给予参保人员缴费补贴,对选择400元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45元;对选择500及以上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0元。补贴全部计入参保人员个人账户。
(三)优化房屋政策,减轻购房压力。2022年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了新发放首套房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从2022年9月20日起,武汉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至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0%,较2021年同期下降0.35%。除此以外,武汉市还加大购房政策推进力度,对于购买首套住房的给予维修资金100%补贴和全额契税补贴,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给予维修资金部分补贴和50%契税补贴。
三、加强中年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一)组织开展职业指导培训班。近年来,深入紫阳街、水果湖街、中华路街举行5场大龄人员职业指导培训班,专门邀请职业指导专家作专题讲座,帮其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职场心态。此外,还联合辖区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针对中年人专场招聘会,点对点帮扶就业。还通过武昌就业等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就业创业典型,发挥典型引领的作用。
(二)宣传引导进行自我提升。我们利用新闻媒体、报刊、网络平台等载体加强政策宣传,扩大职业技能提升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宣传中年人通过自我提升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成就成功人生的正面典型案例。积极引导中年人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20期,培训600余人,涉及创业培训、后期制作、电工等专业。
(三)帮助其了解重构职业规划。通过街道、社区就业服务专员、区内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中年人,近年来通过点对点服务、专场招聘活动等帮助中年人再就业、转行业就业4525人。
总结我区近年来促进中年人就业工作经验,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下举措,促进中年人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一是提高招聘信息的针对性。将组织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收集符合中年人岗位,每年组织中年人专场招聘会10场以上,提供岗位1万个以上。将公益性岗位作依托安置中年人就业的渠道之一,清腾公益性岗位,对社会公开招聘,拟计划今年招聘100余人。积极鼓励辖区企业吸纳中年人,并给予企业社保补贴。
二是精准化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将积极与辖区内办学口碑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联合办学,定制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将提供摄影后期、高级电工、育婴师、养老服务员等专业的培训,并建立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增强培训效果。拟计划开办30期培训班,培训800余人,指导就业600余人。
三是加大落实中年人就业政策力度。拟将进一步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帮助中年人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促进中年人就业创业。我们将成立一支由区人资局牵头,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就业创业服务小分队,分别对辖区中年人开展上门服务,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探讨应对措施,帮助中年人协调落实有关就业创业政策。今年拟为辖区中年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2万人,8000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2300余人,70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00笔,8000万元。
四是积极宣传引导中年人就业创业。继续通过典型引领,利用武昌就业微信公众号每周一推,将辖区就业创业优秀典型案例充分挖掘出来,对中年人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用身边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定期邀请职业指导专家深入街道、社区进行职业指导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