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9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文旅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0-894632
公开日期: 2020年10月22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对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94号提案的答复

昙华林是明洪武四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散布仁济医院、文华书院、石瑛故居、瑞典教区、国民党政治部三厅、翟雅阁博物馆等历史建筑约52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优秀历史建筑21处。各历史建筑主要以清末民国时期为主,承载中国清末民国时期的记忆,展现那个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形成了昙华林的文化标杆意义。

目前,昙华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艺术设计产业的集聚,形成三足鼎立的趋势。一是昙华林艺术区,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是我省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以丰富深厚的艺术底蕴为依托,充分发挥学院专长,致力于营造一个赋予人文气息、博采众长的特色文化园区,入驻了湖北美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武汉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企业。二是翟雅阁博物馆,作为武汉设计之都客厅,承担设计之都品牌发布、传播与交流的功能,也是武汉城市文化品牌的发布中心。三是昙华林核心区项目,致力于推广与深化昙华林品牌,打造兼容历史与新潮、商业与景区、文化与创新、品质与情感的理想生活游玩圣地, 业态包括文化艺术、精品酒店、商业配套和公共服务等4个板块。其中,文化艺术板块建筑面积17501平方米,占比60%,业态包括城墙博物馆(城墙博物馆,可举办、承接展览、展示、论坛、演出。固定展览为武昌城史馆,展现武昌城近1800年历史,打造武昌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文化艺术中心(以文化、艺术为媒介,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打造武汉与世界文化、文明交往的平台。按建筑楼层分别布置艺术酒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中心展厅,可举办展览交流、艺术品拍卖、大中型文化艺术活动或商务活动、文化艺术创意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非物质文化体验馆(集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等国家、省、市、区级武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体,把握“活态传承”主线,突出公益与教育属性,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展馆)、物质文化体验馆(致力打造“文遗+文创+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基地,以陶器、青铜器、瓷器、漆木器等修复技艺为基础,汇聚优秀的当代文遗匠人,展示“楚匠”优势)、昙华文创园(雕塑、汉绣等大师匠人手工坊)、书文化体验馆(以书为媒,通过书香文化的经营与创新,融合图书、咖啡、讲座和展览,呈现一个多元、跨界、人文地标,倡导全民阅读及智性生活之风尚)、昙华剧场(以夏斗寅公馆为背景,结合山体退台,运用玻璃幕墙和光影技术,硬件、软件、场景三者相互配合,打造依山而就的露天剧场,作为举办文化艺术节会、舞台剧演出等户外活动的场所)等;精品酒店板块建筑面积4831平方米,占比17%,拟引进知名精品酒店民宿管理机构;商业配套板块建筑面积6771平方米,占比23%,拟引进茶艺、传统文化服饰、生活艺术、网红文创店、5G体验和精品中西式餐饮;公共服务板块包含雕塑公园(拟引进知名雕塑作品,打造昙华林核心区项目独有的网红雕塑打卡点)、游客服务中心(设昙华林展示区、医疗救助服务区、综合导游服务区等区域,为游客提供宣传推介、导游服务、咨询投诉等一体化综合服务)、智慧管理平台和精品公共卫生间等。

一期已于2019年9月开放,截止目前已成功招纳多家商户入驻,目前入住率100%,包括考古匠、香黛宫艺术馆等。二期三期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开放

但是,目前昙华林区域的文创产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昙华林与“设计之都”联动不足,昙华林文化空间体验度有待提升等。

一是充分发挥翟雅阁博物馆“武汉设计之都客厅”的功能,发挥湖北美术学校及重点设计院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文化创意企业的进一步集聚。依托每年一届的设计双年展”系列活动和高校创意设计资源,广泛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创意设计人才、创意设计企业、机构和工作室入驻武昌,提升文化创意设计整体水平,建成面向国际的高水平文化创意设计基地,增强文化创意设计对其他业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是提升昙华林文化空间体验度。继续跟进昙华林核心区项目建设,未来昙华林核心区将引进产品力强的网红书店、品牌餐饮、文娱时尚体验、本地知名小吃、夜经济、民宿酒店等业态,目前二期三期正在招商,有意向的客户有:星巴克、文华书城、麦当劳、海底捞、华住集团、梵宿文旅集团、天橙遇见、莉莉周花园酒店、长古奇闻录、昙华林旅拍、New13牛一生新创花植、马丁豆豆、赵师傅包油条、不正咖啡、武大樱花、华美汤包、一根排骨、黄老瘪牛肉饼等。

同时进一步对自运营的非遗等展馆提档升级,提升体验与形象改造。对昙华林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以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市井文化为内核,步行街区、历史建筑和景观小品为文化向导,注重文化创意和商业创新结合,把昙华林建成为一个具有休闲体验、文化消费、商业展演、城市时尚汇聚的武昌城市名片

三是提升昙华林品牌知名度。合昙华林区域的博物馆、艺术工作室等诸多资源,举办以“老城新生”等主题的艺术周、节活动,引导市民走进博物馆,让市民了解、认同、融入武昌“设计之都”核心承载区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获得感。整合武昌地区优质的设计资源,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营造艺术氛围,扩大武昌设计对外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推荐昙华林参加全市“2019好玩武汉70秘境”评选活动,入围了20家首批榜单,由长江日报在新媒体上进行多轮宣传。举办“世界军运·文旅为媒——2019首季大学生花样组合武昌行” 活动,9月19日-20日由18位大学生分为3组,打卡体验户部巷、黄鹤楼、昙华林等武昌经典文旅线路,至活动结束有647.5万微博话题阅读1021条媒体曝光数据30家全国重点新闻以及商业门户网站联动转发9月28日,昙华林核心区一期开放,国庆节期间在昙华林核心区举办为期7天的系列活动,包括“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母亲70华诞献礼,武汉音乐学院民乐团演出,知音动漫缤纷动漫主题秀,王者荣耀表演赛和水友赛,昙华林社区千家宴,非遗大师记忆展演等。2019武汉设计日暨第五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昙华林设计之都客厅翟雅阁、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及戈甲营设置了展览活动,带·路——一带一路上的工程艺术、武汉市优秀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展、“老城新生”~武昌古城昙华林历史街区改造与更新展。2020年,疫情之后,结合复产复工,利用端午节契机我区推出2020武昌古城江南造物节在户部巷和昙华林举行,由文创市集、美食市集、青春音乐节、原创时装秀四大板块组成。其中,文创市集进行了公开招募,吸引了无数青年争相报名,最终聚合了年轻人、设计师、艺术家、音乐人,连续三天串出了非遗、手作、美学、陶艺、刺绣、洋服等不同领域浓浓的文化底蕴。近期,为答谢人民群众对武汉战疫的巨大支持和贡献,进一步促进武汉文旅行业加快重振,实现从“武汉加油”到“武汉嘉游”,昙华林拟开展“相约武昌·一起嘉游”千名公益讲解员进景区进博物馆活动,倡导广大青年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通过参与博物馆公益培训及服务,不仅提升昙华林的品牌文化认知度,也为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氛围,第43届“武汉之夏”武昌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之昙华林电影纳凉节也在紧张筹办中,将通过举办国内外优秀电影露天展映活动,与游客进行互动,营造昙华林的夜文化特色,打造电影主题户外广场,并根据活动效果适时推出电影集市,进一步提升昙华林街区的人气,提振入驻商户信心,促进街区市场繁荣,为武汉经济拼搏赶超贡献力量。结合当下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昙华林街区还将举办极具文艺范和文创潮的文创市集活动,其中还将特别引进“中国好声音”湖北赛区海选活动。除此之外,武昌古城也开展和筹备了诸多丰富精彩的活动安排,如“千年古城•大成武昌”武昌古城抖音短视频大赛、“敢潮不敢潮·风尚2020”武昌古城潮流达人风尚节、“江城守艺梦想拾遗”武昌古城非遗文化保护展、首届武昌古城国庆欢乐嘉年华、“以衣载道·一体同袍”WCGC MODELS武昌古城艺术原创华服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武昌古城定向赛等。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