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保障措施,夯实基础建设
武昌区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局属8家社卫中心发热门诊及诊室规范改造及扩建,改造面积约4098平方米。完成水果湖、徐家棚街社卫中心和区妇幼保健院中北春天院区改造装修,完成对积玉桥街、中华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过渡。积极谋划和启动积玉桥中心、中华路中心、中南一中心建设项目。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配置较齐全,全区拥CT4台、DR 24台、B超6台、彩超24台、血尿生化免疫等检测仪器65台、心电图机47台,拥有救护车7辆,病床347张。大部分中心均配备了内、外、妇、儿、康复、中医等设备。
二、夯实基础能力,提升职业竞争力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培训培养。近年来,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合作举办高血压、冠心病管理培训班,培训家庭医生40人次;与省中医院合作,60名基层中医师继续跟师国医大师学艺;选送60名优秀家庭医生、护士赴北京方庄社卫中心进行呼吸系统疾病预防诊治体系能力建设培训,邀请王辰院士团队授课;遴选10名家庭医生参加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全科医学院为期一年的网络培训,外籍全科专家授课;开展名医培植工程,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创建11个“名医工作室”。囿于目前疫情形势,在线上邀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等三级医院专家教授不定期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进行培训。
三、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医联体建设
目前,全区共组建了4个紧密型、10个松散型和1个中医专科联盟,“六大举措”赋权提能,引导患者首诊到社卫中心。34名大医院专家下沉8家社卫中心常态化坐诊、驻诊和带教,5名基层机构全科医生到省人民医院、市三医院简易门诊坐诊,基层中医师跟师国医大师学艺考核合格后,通过“中医馆”信息化系统赋予省中医院处方权。
四、安排督导检查,加强日常监管
区卫健局常态化安排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疫情防控、院感、安全等巡查。特别是疫情之后,区卫健局安排专家和组织机构间交叉互查,每周一次常规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疫情防控和院感交叉互查,督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疫情防控和院感工作,并对各中心日常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常规督查。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业务能力,区卫健局以“优质服务基层行”“特色科室”等创建为契机,组织专家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业务和重点业务进行督查和指导。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便民服务
武昌区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了“武昌民生健康云”,该云平台开展了核酸检测预约查询、疫苗接种预约、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管理、健康教育和疫情防控知识科普等便民服务。目前该平台关注人数超30万,主要为武昌区内居民,通过该平台开通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预约和提醒,累计发送提醒短信超过200万条,个人预约94519人次。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大该云平台的宣传和推广。一是继续通过该平台公布疫苗接种计划,开放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预约服务。二是每周更新两次,及时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其他健康科普知识。三是继续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联合其他部门宣传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