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从4月2日傍晚开始,至3日夜间,我市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累计雨量60~80毫米,局部可达12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大部地区阵风6~8级,局地可达9~10级。受冷空气影响,3日开始气温下降,降温幅度5~7℃。4日白天我市降水减弱为小雨。为做好本轮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此次降雨过程局地强度大,且伴有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各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轮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压紧压实属地管理和各行业领域管理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要以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的戒备,抓紧抓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监测预警。各街道、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应急部门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发布传播预警提示,采取多种形式确保预警提示到岗到户到人。建设、城管、水务、应急、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健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做到信息及时共享、同步应急联动。要进一步完善预警预报手段,畅通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确保险情、灾害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到有关部门、企业和人员。要科学研判灾害性天气发展形势,深入排查、辨识、评估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危害因素,提前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遇有重大险情,要及时将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
三、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各街道、各部门要紧盯重点薄弱环节,部署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和隐患排查工作。交通运输:加强对桥梁隧道、弯道、坡道以及易渍水重点路段的管控和公路桥梁的安全巡查,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引导,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一校”车辆的安全监管,加强对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的安全监管。危险化学品: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作业规程,加强防雷电设施和大风天气罩棚安全检查,停止雷雨天气情况下油、气储罐装卸作业,防止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建筑施工:要对施工工地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的隐患进行认真排查,特别是对工棚、板房、仓库等隐患排查治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作业和居住,并做好紧急情况下的人员撤离避险工作。遇极端天气时,立即按规定停止室外高空作业,要落实对塔吊等大型起重机械抗风防滑相关措施,防止发生塔吊倒塌事故。旅游安全:要突出做好旅游景点区域洪涝灾害防御;要加强旅游景区风险区域和设施项目的排查监测,存在重大风险的要及时封闭、停止运营,避免发生群死群伤事件。人员密集场所:对小区、厂房、学校、医院、养老院、地铁、集贸市场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遇紧急情况,坚决果断组织风险区域群众转移和救助工作。其他区域和领域:工贸、特种设备、老旧危房、户外广告牌、窖井盖、涵洞、地下停车场、地质灾害点等领域和区域,也要结合实际,加强隐患排查和防范应对,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四、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各街道、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值班员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天气趋势,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遇突发紧急状况第一时间报送区总值班室、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确保信息畅通。要结合水雨情变化,充分考虑各种异常和极端情况,提前落实应急物资,前置应急力量。水、电、气、通信等部门和企业要做好巡查排险和民生保障工作,确保不影响居民出行和城市正常运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