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武昌1800年 和古城一起奔跑
一条“最具文化底蕴的赛道”跑出武昌奋进之路
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 长江日报 7版 专题
杨蔚 吴迪 覃柳玮 秦璟 何晓刚 彭年 詹松 喻志勇 周思怡
2023武昌古城半程马拉松火热开跑。
“3,2,1……”随着鸣枪声响起,5月7日上午7时30分,2023武昌古城半程马拉松正式开跑。
2023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
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齐聚武昌。从首义广场出发,选手们穿过具有“生态之眼”之称的紫阳公园,迈过武昌古城九大城门中的起义门,经过武汉城市文脉之根昙华林,一路上途经黄鹤楼、粮道街、沙湖大桥、湖北省图书馆等武汉地标性建筑……
不少跑友称:这是一条“最具文化底蕴的赛道”!
这条21.0975公里的赛道,不仅串起武昌古城1800年的历史,也展现出武昌古城新画卷——文旅之城、金融之城、生态之城。
悠悠千载,沧海桑田。1800年,不变的是武昌独特的人文魅力,是这座城不断创新发展的坚定脚步。
近年来,武昌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坚持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发展,经济能级再上台阶;勇于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加速城建攻坚、优化空间布局,城区面貌大气秀丽;坚持人民至上、秉持为民情怀,民生福祉稳步增进。“五首之区”的品牌形象更加彰显。
未来五年,武昌区将高标准打造“金融之城”“设计之都”“文旅胜地”“商贸中心”“科创强区”。当前,武昌区正加速建设科技创新策源示范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引领区、现代都市品质示范引领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引领区、幸福美好生活示范引领区,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
古色武昌风华正茂,金色武昌活力四射,绿色武昌生机盎然,1800年武昌古城,焕然新生。
【跟着半马看古城】
■ 文旅之城
打卡地:黄鹤楼、起义门、昙华林
公元223年,相传为了筑城为守,孙权在黄鹄矶头建起瞭望塔,这便是黄鹤楼的前身,武昌古城的故事也从此开始讲起。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千年来,这座“天下江山第一楼”迎送着来来往往的墨客文星。
起义门是武昌古城里九座城门中现存的唯一一座,这里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不远处的昙华林默默讲述着52座历史建筑的古老故事。粮道街不仅见证了近代百余年的风云变化,还藏着武昌的美食和烟火。
多年来,武昌区本着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自然的原则,坚持“老城复修、文脉复归、生态复原、生产复兴”理念,坚定不移把老人、老街、老巷留下,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全力以赴重现武昌古城特有的气息。
今年,武昌区将精心策划推出一整套覆盖全年的可看、可听、可玩、可赏、可品的多元活动矩阵,讲好武昌故事、唱响武昌声音,让更多人深入地了解千年古城的独特气质和荆楚文化强区的风采魅力。
■ 金融之城
打卡地:华中金融城中北路金融集聚区、楚河汉街
2011年,曾经的武重宿舍,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楚河汉街,十年来,这里已经成为武汉最具标志性的城市CBD。
2014年,华中金融城建设全面启动。中北路环线高架拔地而起,建筑飞速向上生长,不到十年,在这不足3公里的强大磁场里,聚集了260余家金融机构,曾经的工业一条街,现在已是星光璀璨的华中金融城主轴,形成了武汉最具规模的金融产业集群,为武昌金融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成为这座城市“流金淌银”的金融动脉。
“十四五”期间,武昌区将做大“金融之城”,积极创建全国碳金融集聚示范区,重点发展以碳金融为引领的绿色金融、消费金融、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等创新业态,推进中南路中北路金融主轴、滨江金融服务带和金融特色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千亿级金融产业集群。
■ 生态之城
打卡地:紫阳公园、沙湖公园
倚山拥湖临江,使武昌拥有独特的地理气场。
4月17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2023年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命名名单,武昌区成为武汉中心城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赛道1公里至2公里处,选手们跑过了具有“生态之眼”美誉的紫阳公园,春日里的紫阳公园,樱粉桃红柳绿。位于此次赛事半程项目终点的沙湖公园,是一座藏在武昌闹市区的公园,因良好的生态成了沙湖边的“一颗明珠”,被称为武昌的“城市后花园”。
紫阳湖入选武汉市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内沙湖蝉联全市水质最佳湖泊。辖区6个湖泊均已完成生态治理,湖泊水质在2021年全面达标的基础上,2022年首次全部达到优良(Ⅲ类及以上)水平。
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成长坐标,蓝天碧水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踩准了绿色生态的发展步伐,武昌区正在实现从“生态美”到“品质美”的全面跨越。
【听听跑友说古城】
A1633号选手 “信义兄弟”孙东林
“我参加过汉马半程马拉松,当时是1小时48分完赛,今天跑了1小时39分,我很满意。汉马最美赛道,三分之一在武昌。今天就像从古城历史跑进现代文明。武昌古城不仅景美,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
B1560号选手 乔捷
“这是我今年第二次从上海来武汉参加马拉松。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也是武昌古城1800年的起点。这里有古城墙、亭台楼阁,也有现代化的楼宇、绿色的生态,古城新韵让人着迷!”
A9574号选手 张燕琳
“我是西安人,西安也是古城,但在武昌古城我感受到别样的美。刚起跑不久就看到黄鹤楼、穿过起义门,马上昙华林的文艺感又上来了,过一会儿都市的气息又扑面而来。这次比赛我算是‘养生跑’,把精力都放在看路边美景上了,应接不暇。”
A9983号选手 张利
“武昌古城赛道真的是很有设计、很有特色的赛道。其中,我喜欢昙华林,听说汇集了52处历史文化建筑。穿着汉服奔跑,我感觉自己和1800年的武昌古城融合在一起。”
A0426号选手 朱东福
“紫阳公园真的太美了。我从紫阳湖边跑过时,就在想,过去的诗人们站在湖边,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是否和我今天看到的一样。这是我跑过最有文化底蕴的赛道,这里向外地跑友展示出了武昌古城的魅力。”
B1433号选手 徐志超
“我们在首义广场从辛亥革命博物馆门前出发,仿佛让人回到1911年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今天路上看到许多武汉的标志性景点和建筑,我感觉赛道非常有文化气息,通过一场马拉松了解武昌古城的历史,很有意义。”
A1271号选手 王伟
“今天天气很好,赛道和服务设置得很好,跑得很舒服。我特别喜欢沙湖大桥一段。湖风扑面,视野开阔,对面高楼林立,那种畅快感很棒!沙湖本身也是生态纽带,是武汉湖泊文化的代表。这次比赛,在1800年的古城我跑出了18岁的状态,我也‘穿越’了。”
A9566号选手 鲁法
“我来自湖南长沙,以前就在网上刷到过楚河汉街,听说这次赛道也会穿过它,就一直很期待。想像中它应该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古街,没想到非常时尚和现代。它的文化感和现代感交织在一起,和周边的都市景色巧妙地融为一体。整个赛道让我觉得很奇妙,期待以后有机会再来武昌旅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