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一、关于拆除隔离护栏的建议
针对友谊大道快速路主辅隔离护栏造成湖北大学与周边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工作要求,由市交管局牵头组织研究。4月9日,市交管局副局长彭磊同志组织公安交管部门到湖北大学现场调研。4月12日上午,市公安交管局会同武昌区政府、湖北大学、市规划设计院、市城建局、市城建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召开现场商讨会研究整改方案,经报市领导批示,优化方案如下:
一是保留并美化硬质隔离带。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2019年版),第4.2.2条“旁侧有辅路撞击后将危及生命的路段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必须设置路侧防撞护栏”、第7.1.3条“不能提供足够路侧安全净距的快速路路侧,必须设置防撞护栏”、第7.2.1条“防撞护栏防护等级分为六级,各等级的碰条件与设计防护能量应符合表7.2.1的规定”。综合以上规范条款,友谊大道快速化工程湖北大学至武车路段中间带和路侧采用A级防撞护栏。
二是增设友谊大道进出口。拟在湖北大学西北门区域增设主变辅的出口,在宏茂巷增设辅变主的进口,方便师生和周边居民出行。武昌交通大队督促施工方在友谊大道秦臻路口增设一条掉头专用通道,缓解友谊大道地面层掉头压力。
在友谊大道秦园路高架(北向南)落脚点设置柔性柱,压缩高架一股道,供地面层车辆借道通行。
友谊大道航海学院门前设置信号灯,防止主、辅道车辆合流产生交织,实行主辅分开放行。
友谊大道武车路口南北向,均设置可变车道,并采取多车并联掉头的放行方式。
友谊大道澜桥北路(沙湖大桥落脚点),施划导流标线,缓解沙湖大桥下桥车辆与友谊大道直行车辆交织问题。
三是完善交通标志。拟在武车路路口增加有湖北大学指引的三级诱导牌及地标等交通标志。
二、非机动车道建设和管理
一是落实慢行系统规划管理。武昌区积极配合市交管局持续推进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按照《武汉市道路交通工程技术规范》《武汉市改扩建道路慢行交通体系建设导则》,明确保障非机动车路权、非机动车道宽度等要求,为慢行交通提供制度保障。持续加强违停占道整治,对车辆违停占用非机动车道违法行为开展严厉查处,保障非机动车道通行连续通畅。
二是去除花坛。武昌区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张保障独立路权优先,在满足通行的情况下保证城市绿化率整体达标,通过设计的手段将花坛设置在不影响通行的位置,保证功能和美观相统一。
三、加强宣传引导
近年来,武昌区通过线上线下、全平台全媒体的方式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普法工作,将“交警巡路主动查处违法”与“网友举报及时事后追处”有机结合,对驾驶员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处罚,通过积极互动,及时回应关切,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节目效果统一。
一是开展“读绘本懂安全,文明交通护苗在行动”主题直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湖北日报、荆楚网、楚天交通广播、武汉交通广播等主流媒体号全程直播,近百万网友参与观看。
二是助力“平安武汉,共同缔造”活动,先后前往中南财大、武汉船机有限公司、汉阳江欣苑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讲,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无人车管所免费提供上牌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三是力推“平安高校”建设,实地踏勘华科、华师、华农、江汉大学等,与高校内保部门及师生代表座谈,举办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理念,推进校园自治,延伸交管触角,相关经验做法经归纳总结,成文深度报道,得到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
四是主动走进美团、滴滴等企业调研,聚焦发展难题,了解所思所盼,提供必要支持。帮助企业录制交警提示语音包,有效提升驾驶员文明守法率。邀请企业代表参加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增强员工职业荣誉感。
五是策划推出“我与武汉交警合张影”线上活动,组织获奖网友走进警史馆、交警网络直播间参观,增强警民互动,宣传交通安全,营造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