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经科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4-23486
公开日期: 2024年09月30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其他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一是高位统筹发力。聚焦“星”“数”“用”三大领域,由区领导领衔主导产业链发展,统筹推进产业链各项工作,区科经局形成产业链工作方案,明确2024年度工作目标及举措,做好北斗产业的空间、资金、政策要素保障工作,为北斗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加快空间供给。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举全区之力,以集约发展理念,着重布局了中科·武大智谷作为北斗应用产业高品质核心承载空间。智谷核心项目小洪山科学城聚焦服务于北斗领域领军企业、总部企业、上市企业等,项目建成后可提供近11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预计2024年封顶,2025年可投入使用;珞珈北斗创新港项目一期(军区闲置资产改造升级)预计投资3.5亿元,拟改造为聚焦北斗领域的产业集聚示范区。

三是引育北斗企业。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领军企业的引进,以大带小;一手抓成长性好的科技中小企业和项目的引育,加快做大产业基底,形成上下联动、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北斗领域龙头企业为重点招商对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武昌落户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项目。湖北长江北斗数字产业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北斗创新中心相继落户。支持本土北斗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区域内重点北斗企业,实施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如:云成卫星公司参与研制的“武汉一号”卫星完成发射,是国内首颗城市专用光学卫星,能对武汉都市圈进行每日观测;开普勒卫星的全球卫星导航数据中心及星基增强服务建设项目,提供全球瞬时厘米级高精度服务;鸣飞伟业的基于空天地通导遥一体化的单北斗国产化终端与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实现单北斗国产化智能终端与系统产业化。

四是强化金融支持。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设立了50亿元武昌首义科创投母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已投资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赵齐乐教授的开普勒卫星科技等北斗企业。谋划设立北斗产业子基金,采用直投与子基金投资相结合的模式,按照“招投一体”原则,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融资、战略规划、业务拓展等全方位保障。重点围绕武汉大学遥感测绘学院、宇航院等重点院系的核心教授团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早期项目投资,并将项目落地武昌。

五是完善政策配套。持续健全各类保障措施。结合区域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北斗产业突破性发展支持政策,加大北斗领域技术创新、规模应用、强链补链、主体培育、合作交流、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进北斗基础设施建设,武昌智算中心正式启用,提高区内企业时空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每年提供千万元级优惠智能算力,支撑集群企业共享使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模型运算。

六是加强对接沟通。积极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沟通,结合省直单位、省属国企的政策并深挖相关项目,同时发挥金融产业优势,打好产业基金、科技保险等组合拳,形成我区产业竞争的综合优势。对接省融办,争取湖北省新域新质成果转化中心项目落地;对接市水务局,谋划打造月亮湾堤防位移监测北斗示范应用场景。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