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的建议。
一是根据市委组织部、市房管局出台的《关于全市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全区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房管局、街道、社区加强工作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全面落实“四公开一监督”,严格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协议)和各项服务承诺,做好公共保洁、绿化养护、秩序维护、车辆管理、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维等基本保障服务。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定期收集居民诉求,物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措施。房管局对不认真履职、侵害群众利益的物业企业进行约谈整改,拒不整改的,综合运用提醒告诫、责令整改、信用记分和行政处罚等手段,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小区安宁和群众利益,提升居民群众对物业服务满意率。
二是根据《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武汉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办法》制定了《武昌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办法》,加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为保证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物业服务质量考评以业主评价意见为主,综合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和区房屋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其中业主评价占80%。其中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年度排名前五名、后五名小区名单在市房屋主管部门和市物业管理协会网站及相关媒体上予以公布;公布内容主要包括小区名称、物业服务企业名称、项目经理姓名等。
三是区委组织部、区房管局、区民政局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共同缔造推动老旧小区建管运治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接管、帮扶老旧小区物业服务,作为物业行业评先评优、“红色物业星级企业”评选的资格条件和重要内容,作为业绩信息记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档案,激发物业服务企业内生动力。同时制定了《武昌区物业服务企业接管老旧小区考评奖励办法》,按照党建工作质效、物业服务质量、社会评价意见、收支平衡、其他等五个方面制定了考评细则,对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情况逐一给出综合考评结果,分类分等级给提供物业服务的企业资金奖励。对考评结果较差、居民群众意见大的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启动退出程序。
二、关于持续规范物业服务市场,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是加强行业培训,提升物业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定期组织物业企业教育培训,通过物业专家培训、项目经理管理经验培训、优秀从业人员示范培训等多种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专业培训,提升物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物业企业诚信履约意识,提高依法履约的主动性、积极性。下一步拟对社区房屋专干开展物业工作专题法律和知识培训,提升社区基层治理综合能力。
二是开展常态化巡查检查,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开展物业服务日常巡查检查,加强对物业小区、物业公司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做到有检查、有督促、有整改、有记录,形成检查闭环。通过巡查检查,有效提升了专业化物业服务质量。
三是开展行业评比,强化结果运用。组织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评,推进物业服务质量示范点创建,年底公布考评“红黑榜”。并将评选结果作为行业评优评先,选聘物业企业的重要参考依据,示范引领带动全区物业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对不合格物业企业进行信用扣分及通报。每月对满意率后20名的小区在全区物业行业通报,并约谈物业企业负责人。定期公布问题受理处置情况,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切实提高群众参与率和满意率。
三、关于创新推行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实行“共享物业”管理模式的建议。
我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全区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以街道为实施主体,立足区域整体,整合资源,多方对接,打破原有‘楼、院、社区’界限,按照服务管理项目分类,对公共区域内的秩序管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便民服务等项目进行整合,实施片区化“大物业”集中管理”。如中华路街道辖区内新华村片区、楚材小区等是将多个无人接管的老旧小区打包给一家物业服务公司,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为居民提供卫生清扫服务、绿化养护服务、秩序安全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客户服务、重大节日配合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等服务,并制定了本小区物业服务标准。
四、关于探索“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推行的建议
目前,我区有东湖壹号、双星大厦、长城嘉苑、白玫瑰花苑、锦绣中北等5个小区实行信托制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武昌区将在全区扩面推广信托制物业,制定了《关于深化共同缔造推动老旧小区建管运治一体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在每个街道在辖区内选取1—2个老旧小区作为专业化物业试点,实施信托制物业管理。武昌区将总结形成可复制的专业体系,积极推广试点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武昌信托物业平台小程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更多的老旧小区实行信托制物业服务,引导物业企业由“包干制”向“信托制”转型。
五、关于创新开展“党组织领建业委会”工作,建强“红色业委会” 的建议。
一是打造红色业委会。截至目前,全区成立业委会的小区313个,其中,党员担任业委会主任185人,占比59.11%;业委会委员1631人,其中党员担任业委会委员886人,占比54.32%。在业委会的组建过程中,强化对业委会人选的资格把关,积极动员党员业主参选,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为业委会委员候选人,引导街道社区通过法定程序,把符合条件的在职党员领导干部推选为小区业委会主任。
二是建强小区党组织。完善“小区综合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构架,已成立1349个实体小区党支部。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小区综合党委书记,统筹自管党员、在职党员作用发挥。发动下沉党员主动认领小区邻里长、楼栋长等常设岗位,积极参选小区业委会委员。
三是落实“三方联动”机制。我区建立了街道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服务居民群众的服务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解决小区停车难、消防安全隐患、加装电梯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及时有效化解居民间的各类矛盾纠纷。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会同街道社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主体,从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入手,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为目标,努力构建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竞争有序的现代化物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