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居民满意度。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区房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改善群众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目标,努力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近年来,我区老旧小区已累计改造280多个小区,3620栋房屋,惠及群众约12.8万户,改造项目包括屋面防水、给排水、强弱电、燃气、道路、消防、安防、绿化等共计3大类18项。我局通过多种方式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效率与质量,一是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上门发放意见调查表等方式提高群众参与度,围绕“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核心问题,推动群众与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代建等单位开展座谈讨论,做实群众意见收集。二是重点聚焦“一老一幼”两类主体,改善无障碍出行设施、增设休憩娱乐设施等,为老人儿童提供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利用闲置用房和空地,推进养老食堂、老年活动中心、修建休憩凉亭及连廊、儿童游戏角等改造,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三是重点解决“两水(屋顶漏水、地面积水)、两车(汽车停靠、电动车飞线充电)、三安全(消防、安防、电路)”等基础短板问题,分类实施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拆违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楼道增设干、湿式消防、屋顶及外墙渗漏处理、新建停车棚等措施补齐短板。下一步,武昌区将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总结既有工作经验,不断优化改造方案,为后续老旧小区改造打牢基础。
二、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居民舒适度。今年以来,按照《既有小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区房管局积极推动武昌区既有小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进一步改善我区老年人家庭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我区已率先在5个街道16个片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目前已确认签约改造约280户,签约改造户数居全市前列,具体改造内容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在包括智能马桶、智能门锁、防滑处理、高差处理、自动感应灯等15项居家改造项目中自由选择,政府将给与3000元的补贴费用,该项目自推广以来受到广大老年居民的热烈欢迎,切实提升了老年人家庭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武昌区持续推行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工作,为低保、高龄、残疾、失能等困难群体中的特困人员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日常需求。下一步,武昌区将结合工作推进实际,积极听取街道社区、居民及施工方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改造方案、改造内容和补贴政策等,提高我区适老化改造工作推广效率。
三、关于完善社区综合服务提高居民参与度。按照“因地制宜,精简高效,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搞好“一老一小”等重要人群的社区服务,武昌区制定2024年街道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计划,要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注重统筹功能,结合资源、服务、平台下沉,集成为民服务事项办理,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着力提高群众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武昌区通过开展武昌区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培育引导“以奖代补”项目,鼓励全区各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积分制’兑换为载体,运用“小积分”激发“大能量”,用“小积分”兑出“大文明”,激励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助力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闪耀。
四、关于建立专业化物业提供便捷服务。近年来,为促进物业行业良性发展,使居民获取更为优质的服务,区房管局积极推进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一是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推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培育一批党组织引领力强、行业带动力强、社会影响力强的“红色物业”示范标杆企业。目前全区225家市场化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403个专业化物业小区党组织覆盖率100%。通过“红色物业星级企业”、“星级物业服务楼宇”评选等活动,先后有20家物业企业被评为“武汉市红色物业五星级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开展信托制物业试点工作,2023年以来,为探索建立新型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武昌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信托制物业试点工作,目前武昌区已有白玫瑰园小区、锦绣中北小区等4个小区成功导入信托制物业模式,通过面向全体业主制定开放式预算,确保资金流向全部公开透明,银行账户实时可查,从而切实提升物业企业的服务质量,建立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的良性合作关系,导入后的小区在物业服务质量、化解业主与物业矛盾、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程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下一步,武昌区将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物业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向品牌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全面提升物业服务与行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