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优信息平台,确保楼宇数据准确便捷。持续加大投入,优化升级现有的楼宇经济信息管理平台,对全区楼宇信息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和科学分类,增强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平台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清理重复企业信息,新增新建楼宇项目,对全区楼宇入驻企业进行摸排更新,提高入驻企业信息的准确度。强化数据安全,提升防护等级,适时开展安全评估,模拟黑客攻击并修复漏洞,进一步夯实招商载体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安全墙。加强街道楼宇信息管理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楼宇经济信息平台操作培训和楼宇发展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平台的使用效能,确保楼宇数据准确便捷,切实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做强一楼一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秉持“一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优质特色楼宇的磁吸效应,按照“规划包装一批、提档升级一批”的专业楼宇建设总体思路,深入分析楼宇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采取政府引导、定向招商、特色集聚等方式,引导行业集聚发展,探索错位发展、特色化发展之路,产生“1+1>2”的集聚效应,成功打造一批总部经济楼宇、金融产业楼宇、工程设计楼宇和特色楼宇,其中,中碳登大厦是全国首个碳交易碳金融创新楼宇,已成功招引57家涉碳服务企业、机构入驻;武汉数创大厦是我区重点打造的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的集聚空间,投用一年多来,已成功招引80余家数创相关企业入驻;武汉文创大厦建成数字文创园和鄂港澳青创园两大园区,共招引85家企业入驻;长城汇是华中首个荣获美国LEED绿色铂金级认证的写字楼,2023年入驻企业总税收突破4亿元,总部型楼宇特色明显;武汉万达中心吸引多家外资机构企业进驻,外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 。随着一批总部楼、特色楼、亿元楼拔节生长,楼宇经济的坪效贡献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三是做细增值服务,激活企业内生动力。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成立楼宇综合党委、楼宇理事会,提升“竖起来的社区”自治善治能力。创新推动“政务服务直通车”进楼宇,2023年以来累计组织活动18场,让400余项高频事项“下楼就办”,真正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做深做实“零号员工”“白领食堂”“楼宇托管班”等系列惠企服务举措,持续提升楼宇服务品质,增强入驻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23年我区楼宇托管班开展各类托管教育活动80余场,惠及企业员工1500余人次。通过系列增值服务,逐步推动武昌楼宇“软实力”向发展“硬支撑”转化。
四是做实数创空间,打造有活力的数字经济街区。发布“黄鹤楼星空”计划,坚持把最好的空间留给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规划布局“一谷一廊多带”(即中科·武大智谷、滨江数创走廊、环高校院所创新经济带)数创空间。滨江数创走廊沿徐东大街两侧布局,是武昌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承载区,为加快推进滨江数创走廊建设,我区成立武汉滨江数创走廊管委会,统筹负责园区建设、企业招引、运营管理、服务保障等全流程工作,持续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和“算力赋能”行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同时,武昌聚力发展软件服务、北斗应用、绿色船舶等产业集群,加快集聚上下游生态企业,持续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努力推动武昌迈向数字经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