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区文旅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2-29579
公开日期: 2022年10月14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一、关于“尽快启动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新馆建设”目前,武昌区文化馆已达到国家一级文化馆标准,符合《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128号)以及《武汉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2年版)》,满足文化馆服务半径内居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

武昌区图书馆目前体量较小,但因为武昌区处于大型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服务半径内,符合《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第十八条“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应符合表1的要求,逐步发展成为公共图书馆体系。大型馆覆盖的6.5km服务半径内不应再设置中型馆。”

当然,我们也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武昌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也将“完善现代公共文化阵地”列为“十四五”文旅体事业发展重点任务,明确统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促进“四馆三场两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四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三场:剧场、排练场、文体广场;两中心: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力争公共文化总面积提升百分之十

二、关于“建设标准化的文体活动中心”。目前,武昌14个街道全部按照“三室一厅一场”标准设立了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全部在800㎡以上,室外文体广场面积全部在600㎡以上;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0个,均达到“五个一”标准(即1间多功能文体活动室、1间阅览室、1个文体广场、1套群众体育活动器材、1套简易灯光音响设备)。建筑面积全部在150㎡以上,室外文体广场面积均在500㎡以上,社区图书室藏书都在1500册以上。所有已拆迁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纳入复建社区建设规划,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予以复建,并交付街道、社区运营管理2021年12月,武昌区顺利通过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依据目前最新省、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武昌区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让更多街道社区共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独立单设

三、关于“建立功能完善,独具武昌特色的非遗文化展示馆”。2021年,区文化和旅游局与武汉扬子江乳业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其5500平方米的户外非遗景观区,1500平方米的百遗工匠文化场馆作为武昌区非遗文化展示主阵地。武汉扬子江乳业食品有限公司原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栅栏口88号。其旗下的“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作为武昌区非遗项目分别于2015年、2016年获评为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该园被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自文化园开门迎客以来,已接待游客10万名,吸引了包括武汉大学、澳门大学等大中小学生前来观摩体验、研学交流,成为武昌区名副其实的非遗展示馆和文化旅游观光景区。

区文化和旅游局计划将昙华林非遗体验馆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在疫情后重新开放。同时利用区文化馆街道分开展非遗活动,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在有条件的街道分馆设立小型非遗展示窗口,多方位的展示武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