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2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卫生健康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2-28714
公开日期: 2022年10月11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卫生

对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21号提案的答复

一、全区近三年出生基本情况

从全区近三年来的生育情况来看,武昌区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中的核心区,实际出生人口更大程度的受生育观念、生育年龄、抚育成本、文化环境、经济发展、教育成本、居住环境、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影响,生育意愿不足,特别是不婚、晚婚人群的增加,全区出生总量明显下降,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二、全区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情况

截至20211231日,全区已婚育龄妇女168110人,符合二孩政策育龄妇女131375人,其中:40-4977332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46%;25-39岁(主要生育旺盛人群)87675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52.15%;全区符合二孩政策育龄妇女数以39岁为最高峰值(10241人);全区25-29岁女性26338人,已婚7307人,占比仅27.74%,不婚、晚婚意愿明显。

三、主要措施

2021年5月31日,三孩政策在全国统一落地实施。武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做好政策落地前的需求调研及政策衔接。同时,多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三孩政策在全区的稳妥实施,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优质服务。

(一)营造尊重生育的社会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全面三孩政策”的精神要求,准确解读生育政策,深入开展社会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支持全面三孩家庭的社会环境。区、街、社区通过培训、讲座、咨询等形式,普及全面三孩政策,免费发放专题宣传品,让全面三孩政策覆盖到社区,渗透到家庭。社区普遍配备儿童活动场所等免费设备设施,全区公共场所配备爱心母婴49个孕产妇较多的用人单位配备爱心母婴46个,减少母婴出行障碍,方便女职工哺乳

(二)着力帮助女职工平衡家庭和工作。

1、增加产假60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天,其配偶享受15天护理假。

2、增加带薪育儿假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每人每年享受累计10天育儿假。

3、增加带薪护理时间。照顾失能或者患病住院老年人的,给予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的护理时间;对独生子女照顾失能或者患病住院老年人的,每年护理时间应当累计不少于15天。

(三)切实维护三孩时代女职工合法权益。

区总工会履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责、发挥妇联社会监督作用,依法维护女职工合法的生育权、劳动权,落实产假政策,禁止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进行降薪、辞退、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要鼓励用人单位引入人性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完善女性岗位晋升机制,营造更加充实、保障和可持续的职场环境。

(四)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武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托育工作,统筹推进辖区托育托位供给,持续加大政府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投入。截至目前,全区各类托育服务机构提供总托位数2100个,政府主导的普惠托育机构5家,备案托育园4家,一定程度缓解了群众“幼有所育”的需求。

1、强化部门协同。一是建立武昌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街道和各职能部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职责,统筹协调推动全区托育服务工作整体发展。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考评体系,每季度按照考评细则对街道及责任部门考评。三是建立备案信息联动机制。区行政审批局设立“托育机构备案一事联办”窗口,安排专人进驻,一站式受理托育机构备案,定期将登记托育机构推送至区卫健局,区卫健局对申请备案的机构进行现场查看,及时指导。四是积极争取市级补贴。区卫健局、区发改局为托育机构争取市托育专项建设补助项目,三年来为5家机构争取建设补贴330万元,有力扶持了普惠托育机构发展。

2、推进示范引领。一是推进“保育一体化”建设。在全市率先依托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区级公办示范托育机构——武昌区妇幼知音托育中心,引进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旗下的知音教育管理团队负责运营,探索养育、教研、保健相融合的婴幼儿照护新路径。“湖北省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在托育中心挂牌。二是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申请市级托育补贴40万元,支持湖北省实验幼儿园设立普惠性豢养托育中心。区教育局在幼儿园增设托位,77所幼儿园招收2-3岁婴幼儿609人。三是推进“家育一体化”建设。针对六成以上3岁以下婴幼儿由家庭照护的实际,强化家庭科学育儿能力支撑。开办快乐孕育大讲堂线下课程40期、线上课程55期,每年开展“健康宝宝”评选活动,增强家庭优生优育意识。区财政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开展育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妇无创基因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健康服务预防出生缺陷。打造社区卫生中心做好新生儿入户访视指导。区妇幼阳光宝贝早期综合发展中心,每年提供200余个公益性早教学位,为0-3岁家庭提供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全区建成街道科学育儿服务站12个,2021年共举办婴幼儿早教及家长课堂273场次,覆盖家长及婴幼儿9173人次,有效提升了家庭科学育儿能力。

3、优化服务管理。一是加强机构备案指导。按照《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对机构安全、卫生管理严格把关,实行备案,目前已备案4家。二是加强行业执法监督。区卫生计生执法大队将托育机构规范运营纳入行政执法监督事项,按照《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对托育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组织托育机构负责人、托育机构保健医生以及妇幼保健院卫生评价负责人,参加市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