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8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中华路街道办事处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1-55645
公开日期: 2021年09月02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84号提案的答复

2021年户部巷疫后复苏工作受到广泛关注。3月16日《新闻联播》头条以《武汉英雄城市的新征程》为题,报道武汉一年以来复工复产的良好局面并采访户部巷商户;4月12日,省委书记应勇在外交部蓝厅向世界推介湖北,以户部巷重回人间烟火的鲜明对比照,展现了湖北浴火重生的生动缩影。3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到户部巷品尝汉味过早;5月2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伟一行到户部巷视察节日保障工作;2021年第一季度,求是《小康》杂志社发布“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武昌区(户部巷)位列第七名,武昌区副区长谢济全就户部巷提档升级和复市复苏工作接受专访。

关于“疫情后应思考如何重启户部巷,保小企业,保就业,保民生,保户部巷品牌。”的建议。

户部巷管委会尽力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开展文旅和消费促进活动。春节期间按照“就地过年”原则,街区正常营业,举办“户部巷年货节”,吸引人流超过30万人次,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五一期间,举办“2021暖春消费季之户部巷‘五一’嘉年华暨汉风国潮文化节”,引流效果明显,平均营业额环比上涨约50%。    

2020全年户部巷营业额约3.1亿元。2021年以来,平日人流量约3-5万人次,周末及节假日人流量约6-10万人次;五一期间,街区人流量约51万人次,单日峰值超过13万,创疫后人流量新高,街区营业额约1600万元。上半年,街区市场经营规模稳步增长,前二季度营业额已达约2.5亿元,基本恢复到往年同期正常市场规模。

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中心会同区工商联主动走访武昌区老字号武汉扬子江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了解武汉老字号企业现状和诉求,讨论企业研发经营与古城更新改造的契合点,积极为老字号寻找适合在古城内发展的空间。会同文创公司等区有关国企平台,联合中华路街道办事处,为户部巷引入武汉市知名老字号小吃企业入驻。目前,扬子江已经明确入驻昙华林和户部巷的具体地点,将公司旗下三大品牌导入古城,其中入驻昙华林已经签订正式合同。

关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相关建议。

户部巷管委会加强组织领导,建强扩大户部巷商会,强化户部巷商户的自管自治能力。一是加强户部巷商会规范化建设,修订组织架构、商会章程、商户公约等内容,建立商会常务理事会,定期讨论商议街区发展事宜,改变了原先商会组织较为松散、职能定位模糊的情况,为提升商会自律性、公信力和服务能力奠定基础。二是扩大户部巷商会成员,将原有的5个会长单位扩大到22个理事单位(含7个会长单位),登记普通会员单位100个。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在户部巷综合党委下设户部巷商会党支部,成立户小青“志愿服务队”,今年2月,由户部巷商会组织向黑龙江哈尔滨爱心捐赠,总价值超过11万元,社会反响热烈。户部巷商会极大地畅通了意见表达渠道,提振了市场信心,在凝聚心声、激活主体、化解矛盾、提升品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管委会正在推进商会组织注册备案并进行新商会领导改选。

关于“打造‘过早’旗舰店、品牌店。”的相关建议。

户部巷管委会正提升户部巷品牌价值,打造都府堤南路汉味聚集区。正在与文创公司联合打造都府堤南路汉味老字号聚集区,拟引入品牌口碑兼优的汉味老字号6家,设立一座汉味博物馆,擦亮户部巷汉味美食第一巷招牌。

关于“借斗级营改造,打选户部巷‘新巷’。”的相关建议。

与户部巷一街之隔的斗级营片是武昌古城重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按照“大黄鹤楼景区重要组成、大户部巷餐饮功能升级”的定位共识,提出“千年武昌府,最汉斗级营”的品牌目标,通过不同年代武昌古城特色建筑物的展示、历史名人遗址的挖掘、老字号新业态的创新,承载起 1800 年武昌古城“景观复兴、文化复兴、业态复兴”的历史使命。计划将斗级营项目规划为四大片区,分别是武昌历史体验片区、文化展示片区、餐饮精品体验区和时尚潮流片区,营造城市文化生活的魅力空间。目前已先行启动规划展示馆建设,后续将启动地下停车场的建设,计划2022年9月30日项目全面建设完成。

关于“加大宣传力度。”的相关建议。

一方面,挖掘文化资源,开发精品文旅项目。增强文化体验感,打造造物节、啤酒节、美食节、年货节等可视可触、可感知可体验的户部巷特色文化品牌;汉阳门花园改造完成,建成居民休憩和游客打卡于一体的网红公共空间,筹备打造汉阳门花园民谣音乐节;联合华师团队打造户部巷人家文化IP,讲好老街老巷老故事。另一方面,推动数字升级,落地户部巷口碑街。联合商务局、阿里巴巴打造全市首条支付宝口碑街,上线“户部巷”小程序,推动街区餐饮、特产、文创等全品类门店免费入驻阿里平台,予以一定流量倾斜和费率优惠,开展“线下+线上”营销活动,拓展游客“智慧街区”消费体验,鼓励商户对接平台资源进行直播带货、美食推介等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