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教育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2-30377
公开日期: 2022年10月18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教育

对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7号建议的答复

截至2021年9月,武昌区共有幼儿园101所,其中公办园41所,普惠性民办园41所,非普惠性民办园19所。全区在园幼儿共计29883人,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14993人,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9610人,公益普惠性学位占比约82.3%,公办园学位占比约50.2%。

目前,新生路附近有公益普惠性的江南明珠幼儿园,办园规模6班,可提供公益普惠性学位不少于180个;同时,联投时代中心配套幼儿园已经完成接收工作,正在进行二次装修设计及立项等相关工作,待装修工作完成且通过验收后,即可开园,该园办学规模9班,可提供公益普惠性学位不少于270个。另,由于该区域正在进行城市建设,配套幼儿园正在同步加紧建设,例如:热电厂片区等。

同时,在学前适龄儿童人数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区教育局将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学位供给,特别是公办园学位供给,在巩固毛入园率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公办园学位占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渠道扩充学前教育资源,确保公益普惠性学位数及占比、尤其是公办园学位数及占比稳步提升。

1.根据学前教育适龄儿童变化趋势,测算入园需求和供给缺口,将幼儿园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纳入一盘棋统筹考虑,科学编制《武昌区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导则》。

2.在国有、集体资产园址举办的民办幼儿园,合同到期后一律收回举办公办幼儿园。

3.严格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配套建设符合标准的学前教育设施,实现幼儿园建设与住宅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接收资源全部用于举办公办园。

4.通过一系列普惠性幼儿园奖补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二)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将学前教育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积极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合理确定学前教育经费比例,完善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改扩建投入。

2.设立地区公办园专项经费,提升地区公办园办园积极性,确保地区公办园学位不流失。

3.设立民办普惠性奖励资金,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提高普惠性民办园奖补标准,并通过减免租金、购买服务、免费培训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障队伍提升,确保学前教育队伍高质量、专业化发展。

1.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幼儿园教师充实公办教师队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同时,采取“以薪养岗”方式按标准配置配齐教职工。

2.夯实教师培训工作。一是规范和强化全区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确保所有幼儿园在岗教师校本培训(非集中)学时每年达到规定学时;二是坚持“研训一体、全员覆盖”原则,三年内完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体教师轮训;三是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鼓励其在园本后期研修中进行交流示范。

3.加强民办教师管理。将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四)加强质量督导,保障品质提升,确保学前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坚持教育行政“飞行检查”制度,采用“不通知”“不招呼”的方式,随机对全区幼儿园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园所下达整改通知书,规定整改时限,用“消号制”督促幼儿园整改到位。

2.运用绩效评价的手段对幼儿园实行全方位管理,根据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下达绩效管理目标,对照考核细则,用目标引领幼儿园规范办园。

3.持续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制度,发挥第三方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指导职能,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规范民办幼儿园年检管理,严格落实民办幼儿园年检工作,对年检中存在问题的幼儿园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将年检结果进行公示。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