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居民家庭收入呈持续增长态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1至3月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49.8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84%,人均消费支出406.13元,同比增长47.30%。
一、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一)工薪收入仍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抽样调查情况看,不仅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普遍提高而且企业职工工资也有所增长, 同时退休工资也有提高。1至3月我区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260.41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4.85%,比去年同期增长63.06%。工薪收入的增长对提高职工家庭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经营性收入增势不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创业劳动就业的政策,加快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反映在居民家庭收入上,就是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的大幅度增长,1-3月份,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达202.88元,同比增长236.10%。
(三)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迅猛。转移性收入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是赠送、赡养、社会救济和保险金等收入,二是养老金和离退休金收入。目前我区居民家庭的转移性收入以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为主,从去年至今年开始, 城市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增加,赡养收入和其它转移性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至3月,我区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936.47元,同比增长7.68%。同时,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通过各种投资,居民家庭财产收入,包括房屋出租收入,利息收入,买卖股票的收益等明显增加,1-3月份,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70.17元,同比增长341.77%,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突出亮点。
二、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需求趋旺
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居民家庭消费需求趋旺,消费能力和水平明显上升。1至3月,我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006.13元,同比增长47.30%。从消费结构来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均呈上升的态势。其中用于交通、通讯和其他商品及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5.58%和99.15%。
(一)食品消费支出增长迅速。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呈现增长态势。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带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向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绿色无公害发展,营养摄取更加科学均衡,消费层次提升带动了支出增长。1至3月,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540.1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6%。
(二)衣着消费档次明显提高。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631.86元,同比增长85.40%。
(三)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更为理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对健康认识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概念更为科学。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健身活动越来越普及,对营养滋补品的需求也更为合时、合理、合适。1至3月,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26.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03%。
(四)交通、通讯支出增长势头不减,拥有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居民家庭交通和通讯费用支出呈逐年迅猛上升趋势。1至3月,居民家庭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为365.8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58%。分析交通,通讯支出增长的原因:一是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增长迅猛,达到7.5辆,比去年同期增加2.5辆,增长50%。二是,家庭通讯支出保持稳定增长。
(五)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成为消费热点。据分析,目前居民尤其是女性居民在金银珠宝饰品、高档化妆品、美容美发等服务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新的热点。1至3月居民家庭人均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313.57元,同比增长168.74%。
三、居民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差距较大;二是部分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居民生活有所影响。从调查资料看,居民家庭的主要食品消费量变化不大,但消费金额却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这对居民家庭生活,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生活不断影响。
四、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建议
1、完善就业机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扩大就业面,增加城市居民收入。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和援助,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3、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营造公平的分配起点,形成合理的分配过程,为低收入群体创造公平的空间,加强分配结果的规范,加强税收调节,缩小各群体的收入差距。
4、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市场商品价格的监管力度,采取措施维护市场物价的稳定,制止乱收费、乱涨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