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04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人民政府
文  号: 2024(066)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4-21132
公开日期: 2024年09月13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其他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040号提案的答复

一、借鉴国内外经验,打造城门意象。当前武昌正着力打造“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历史风貌旅游区”,先后聘请国内外一流机构编制《武昌古城整体策划》《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武昌古城蛇山以北地区保护提升规划》等,提出界定和强化古城空间,强化游客对武昌古城门和1800年古城历史脉络的文化认知和空间感受。2019年,专门成立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中心,为打造古城意象提供坚强的组织力量。202312月,武昌区制定《武昌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丰富环武昌古城人文标识,以明代武昌城城墙遗址为走势串联九大古城门,建设一批人文微景观、街头博物馆等,界定和强化古城边界肌理,串联古城内外文旅景点。2023年,围绕武昌古城建城1800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武昌积极探索可观赏、可感知、可悦读的文脉活化方式,将老九门意象融入城区形象宣传中,持续烧旺烟火气。高规格举办武昌古城半程马拉松,武昌古城九大城门中的起义门、汉阳门成为重要途经点,让游客在奔跑中领略武昌城门意象之美。今年月,武昌城史馆正式开馆,用5个正厅讲述武昌1800年的建城史,其中,城之根展厅以史料展示、模型还原等形式,着重介绍武昌九座城门历史。在同步开街的沉浸式演绎小镇,以千年武昌府,梦回昙华林为主题的城墙灯光秀,将古城门意象通过光影形式徐徐展开,樱花季活动期间吸引了23万人次参与,客流量增长40%古城门意象打造逐步丰富、多元。2023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武昌区作为武汉市唯一代表入选,以古城门意象为代表的古城形象打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利用光影艺术打造古城门意象创建夜经济消费场景夜上黄鹤楼作为文旅部公布的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推出人工智能AI李白与游客实现交互等一系列新玩法,让游客深入了解黄鹤楼历史、领略荆楚文化神韵;武昌城史馆拟开发AR智慧导览眼镜项目,通过虚拟+现实交互的方式,让游客能全方位对武昌历史有更深的感触,计划设立网红虚拟视频拍摄点位,借助不同风格背景为游客提供定制电影级短片,以多业态联动带动游客沉浸式的体验。中华路游轮母港(红巷旅游码头)正式开启试运营,成为武昌游轮集聚地、过江游客主要集散地同时,沿两江四岸环线游览红色旅游巴士在户部巷设有乘车点,可带游客体验武昌古城水陆交通的便捷和水岸经济的繁华。把握夜经济发展趋势,在汉阳门花园开设汉阳门石榴花夜市,夜市摊位融入武昌十景元素,辅以灯光美化装饰,展示武昌的历史文化底蕴,带给游客全新体验。先后投入240万元,支持昙华林、户部巷打造夜间主题市集和文艺派对,点亮夜上黄鹤楼”“夜行长江边”“夜品户部巷”“夜宿昙华林等夜游品牌,重点将老九门意象融入夜上黄鹤楼光影体验中,创新夜间消费新场景。近两年,昙华林、户部巷均获评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省级特色商业街2大商业荣誉称号,烟火熙攘、时尚潮流的夜武昌新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三、引进市场主体打造古城门意象创建公园商业消费场景。2023年,区商务局专程赴成都REGULAR源野考察学习,了解到该项目为6500平、20多家店,藏在非核心商圈的地下公园里,是非标商业的标杆项目之一,其规划设计均为地下空间,具备一定特殊性而汉阳门花园处在武昌古城保护片区,规划上难以实现大面积调改为体现汉阳门古城门意象及强化黄鹤楼品牌属性,武昌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斗级营综合改造提升项目预计今年将全面开放运营项目建成后将连通黄鹤楼至汉阳门花园,占地面积约54亩,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项目将由武昌区属国企参与运营,古城文化历史为主题脉络,打造集饮食,民宿、古城文化于一体的商业体验区,实现古城门意象古城历史、现代商业街区的有机融合。对于城市IP融入+市场主体+商业合作模式,武昌近年来以昙华林为重点,区属国企成立武汉昙华林文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武昌古城昙华林人文小镇建设运营,开发小昙昙武畅儿等系列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为文旅消费添活力。对9栋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活化传承、活态利用,引进书店、剧场、非遗项目及特色网红餐饮,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利用街区博物馆、展览馆、城市书吧、美术馆、艺术馆、演艺场馆等公共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感知、体验优秀文化的开放式平台,既能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商业价值,也做到了文化产业的运营推广。

四、与商业融合打造古城门意象创建新文旅消费场景。武昌区委托专业机构对原文昌门进行实地踏勘,设计原址展示的方案,受老空间不足等各类因素制约,计划结合得胜桥古轴片城市更新工作,挖掘文昌门意象,规划以景观营造、公共绿地、遗址公园等方式呈现武昌古城门意象,并以廊架、景墙、地面铺装、景观种植等艺术化方式打造软性城墙,强化游客对古城历史脉络的文化认知和空间感受。文昌门旧址现为武汉长江天地项目所在地,160万方的无界水岸综合体,构成一幅一心两岸三区·一街双轴多廊的城市一体化长卷。同时武昌区加快周边新建活动广场、景观步道、绿化草坡、观景平台、江滩栈桥等滨水空间品质提升设施,融入人文情怀,深入挖掘、保留武船片特有的工业文化、文昌门文化印迹,积极探索生态水文化与工业文化互融,形成长江文化展示带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武昌区将高度重视古城门意象的打造与创新,按照旧城复修、文脉复归、生态复原、生产复兴原则,进一步向成都、咸阳、重庆等先进城市学习,探索引进头部企业和高端人才成为古城合伙人,继续大力推动得胜桥千年古轴、蛇山北坡节点建设和斗级营、经心书院等项目融入古城门意象,使古城门历史记忆得以延续、古城文脉得以传承、城市个性得以彰显。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