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49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人民政府
文  号: 2024(052)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4-20993
公开日期: 2024年09月12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其他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494号提案的答复

一、 引导鼓励境外投资者来汉开展绿色投融资

为境外投资者在汉投融资营造良好环境,武汉市正在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稳定外商投资信心和预期。今年4月武汉市市投资促进局率团访问德国、法国,充分对接国际可持续投资基金。同月,武昌区人民政府、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与澳交所在2024年中资离岸债券市场峰会上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长江澳金中心项目,三方将依托澳交所绿色债券市场优势、中碳登磁吸效应、武昌区资本市场资源打通境内外融资渠道,推动境外投资者来汉投资,促进鄂澳绿色金融协同发展。

二、 探索开展武汉绿色项目国际化投融资合作

积极对接国际金融组织,推进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国际化合作交流。今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在亚行总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第19届亚洲清洁能源论坛,在“低碳之旅-中国故事”分论坛上,武昌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碳金融产品创新等内容作为创新实践案例进行了分享,通过国际化交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关注武汉绿色发展、投资武汉绿色机会。

三、 积极融入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

为支持武汉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武汉市于20216月发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的通知》(武政规〔20218号),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境外上市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主动参与各类绿色金融标准制定,武昌区双碳企业代表中碳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参与中国有色金属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编制出台、国际标准组织ISO可持续标准制定编制,联合国际机构推动可持续金融全球应用。

四、 着力提升气候投融资服务质效

为持续推动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武昌区上线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武碳通 推动200余项目入库,举办2024开门红金融赋能绿色产业发展之武汉气候投融资暨绿色金融专场等活动,促进气候投融资成效落地。支持入库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产业优势,输出高铁轨道铺架、铁道运营维管服务。推动碳市场功能完善,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全市碳排放权管理工作,纳入国家碳市场、湖北碳市场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100%;以武汉为试点开展年标煤5千到1万吨标煤企业碳排放核查与名录核实工作,组织服务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开展多样化低碳宣传,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三年征集并发布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武昌区在全域启动低碳应用场景建设。

五、 持续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为持续扩大武汉市碳金融领域知名度、影响力,由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发起的武汉市首届“绿色金融先锋银行”暨“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活动,18个绿色金融典型案例、30家“绿色金融先锋银行” 脱颖而出,极大激发了武汉市金融机构绿色发展动能。武昌区主动融入绿色国际发展格局,参与承办湖北“双碳”发展国际合作交流会、2024年碳市场大会、2024“两湖对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洽谈会等大型高端峰会,多次在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金博会中国碳金融高峰论坛、华创会碳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暨气候投融资论坛、中国湖北-法国经贸合作交流会等大型活动上作碳金融集聚区、气候投融资试点专题推介,碳金融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以持续提升武汉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水平为目标,深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依托“中碳登”打造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推动碳金融国际交流与地方政策发展协同,积极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互联互通,引导国际化优质资源流向试点地区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