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JY2025033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人民政府
文  号: 2025(058)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5-24617
公开日期: 2025年10月09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科技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JY20250338号建议的答复


   中科·武大智谷是武昌区充分发挥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推进产业筑基、创新赋能,优化配置创新空间资源,形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发展新业态新场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片区,今年智谷由建设期进入运营期,我们将加强整体统筹规划,把宝贵的空间用好,真正建成集聚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高能级平台

  一、优化体制机制

  2024年11月19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推动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市级层面由市规划院实施,会同市发改委、市科创局、市经信局开展全市环大学区域规划研究工作。规划围绕支撑创新链发展和支撑高品质服务两个方面的空间保障提出强化片区创新集聚发展、做强专业型创新园区、改造升级创新楼宇以及加强创新人才住房保障、强化特色公共服务、升级交通服务等规划举措。《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先用后转”等成果转化新模式新方式。目前,面向武汉地区高校院所,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市科创局建立“先用后转”科技成果库,为入库成果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对接服务,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应用。

  二、推动科技金融创新

  2024年9月,武汉市获批为银行股权投资(AIC)试点城市。市委金融办积极对接五家国有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与我市开展合作,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参与构建我市科创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矩阵。市科创局推动完善“2+X”科技信贷体系,其中“科保贷”“科担贷”为两大政策性金融产品,累计为12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26亿元;“X”为市科创局与银行合作定制产品,今年与17家在汉银行合作定制产品41个,主要服务于科技型企业。武昌区依托首义科创母基金,围绕武汉大学优势学科,联合宏泰集团、信达集团等,推动“空天信息”“概念验证”等方向子基金设立。并设置“拨转股”专项资金,首期规模5000万元,重点支持智谷科创企业发展,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快推动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三、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今年,武昌区以用为导向,设置“急难险重”工作岗位,从全区科技创新相关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中科·武大智谷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产融中心规划为一站七中心的“北斗七星”服务体系,“一站”即政产学研金服用综合服务站,“七中心”分别为校(院)地合作中心、企业研发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人才服务中心、产业招商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产融中心通过“一站七中心”的服务体系,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加强场景建设、金融赋能、成果转化与人才引育,以产业协同和精准招商促进企业聚链成势。目前,武昌区已在智谷内培育鸣飞伟业、中岩科技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依托武汉大学组建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孵化了开普勒、中科酷原、云成卫星等一批院士专家项目,并对接省数据集团、上海智元、优必选等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在智谷内试点试行应用场景。未来,将着力将小洪山科学城打造为科技总部集聚区,加速推动智谷产业生态构建。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