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是流淌着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之城,这片土地培育了彪炳史册的重要党史人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重大党史事件,镌刻了撼天动地的不朽党史印记,这些沉淀为武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我区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切实加大革命文物保护,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价值,着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取得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
一、统筹谋划,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
制定《武昌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都府堤红色旅游街区,加强红色场馆、革命旧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制定《武昌区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工作方案》,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编制,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制定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文物保护规划,武汉革命博物馆制定了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保护规划。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五大会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等10处革命文物作为革命纪念馆、陈列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昌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8处,均得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古城复兴联席会议机制,会议由区委书记、区长定期主持召开,各分管区领导、区文旅局、古城保护中心、古城文旅集团及各相关单位参加,对于涉及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可由各主管单位提交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二、政策助力,培育市场主体
武昌区先后制定《武昌区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武昌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武昌区文化旅游产业链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谋划建立武昌文旅产业发展联盟,发挥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招引、培育红色文化相关企业,补齐建强武昌文旅产业链。提出促进文旅与教育融合,发挥武昌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参观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提高讲解质量,强化红色场馆的历史现场感营造,展现出红色旅游的精神力量。制定《武昌区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创作体现武昌历史文化特色、讲好武昌人文故事、具有较强影响的大型实景演出旅游项目。发挥武昌旅游发展联盟作用,为旅行社和重点红色景区提供沟通联络平台。协调公安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为旅行社研学活动提供便利。在武汉革命博物馆打造红色城市书房,立足红色文化,依托武汉革命博物馆红色资源,将其建设成集旅游咨询、阅读、学习、宣讲、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服务阵地、红色文创实践基地。
三、融合发展,塑造红色品牌
一是挖掘研究红色文化,讲好武昌红色故事。先后组织编辑出版《毛泽东在武昌》《早期共产党人在武昌》《武昌红色文物》《武昌红色印记》《武昌·1938》《红色武昌》等书籍,收获读者好评。拍摄《红色武昌》等系列短视频,通过湖北电视台等渠道广泛传播。在辛亥革命博物院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武昌)首义文化节“博物馆之夜”主题晚会,通过沉浸式观展与表演,展现辛亥革命首义精神和武昌古城形象。武汉革命博物馆特别推出了沉浸式情景党课《武汉1927》,实地还原1927年大革命前后发生在红巷、都府堤的革命故事,受到市民游客热烈欢迎。举办“武昌大讲堂”,邀请王汗吾等文史学者在红巷书屋等新型文化空间为市民游客讲解武昌红色历史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大力举办“武昌周周讲”主讲堂活动,打造思想政治建设品牌,“武昌周周讲”宣讲团荣获中宣部表彰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二是推介武昌红色景点,开发红色精品线路。精心筛选武昌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点位,提炼为“首义之门”“红巷春雨”“红楼秋韵”“一桥飞架”“东湖咏梅”等,作为“武昌十景”的一部分整体推介。推出“风华武昌·寻伟人足迹”等3条红色旅游线路,其中“红色武汉·英雄城市”“峥嵘岁月·伟人足迹”2条线路入选湖北省“双十佳”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包含武汉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等武昌红色旅游景点的“红色武汉·英雄城市”线路入选文旅部等四部委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举办“百年荣光寻迹武昌”2021红色武昌旅游推介会活动,发布红色武昌旅游邀请信及武昌红色旅游地图。举办“赓续千年·奋进武昌”武昌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发布武昌手绘地图之《首义武昌》,全方位推介辛亥革命文物资源。
三是发展红色研学旅游,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和活动。革博、辛博接待研学旅游团队600余批次,湖北康辉、金桥等旅行社推出研学旅游产品。广泛开展“百校百馆”“走读武昌”系列研学游活动,如组织开展“筑梦之旅——红色地图寻访记”活动,共覆盖11000余名中小学生。组织“非遗文化我传承”等研学实践活动,共有8所初中学校近4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支持红色场馆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其中,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发的地图文创、辛亥革命博物院开发的竹质彩绘套尺均获得“第一届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十佳推介文创产品”称号。
四、培育团队,宣讲红色故事
省市区高度重视武昌红色景点讲解员素质的培养,省文旅厅连续四年开展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建立起省级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库,其中武昌区红色讲解员占比21.2%。另外,我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红巷苗苗、红巷青马、红巷爷爷以及户部小侍郎志愿服务队为游客讲解武昌红色故事。围绕“‘锋’华正茂学雷锋志愿服务”,1000余名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宣传雷锋精神。目前,正在积极策划开展“武昌文旅推介官(讲解员)”选拔大赛,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推介官(讲解员)”。
五、对接高校,打造思政课程
我区积极对接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共同搭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两个维度,打造示范性思政全课,探索数字化赋能思政课建设,推进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下一步,我区还将从四个方面继续推动武昌区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拟将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武昌区文化旅游发展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在省市的指导下理顺红色资源管理权、使用权、产权关系,通过合资、合作、认护、委托管理等方式共同做好重点红色资源片区保护利用。
二是进一步支持红色革命场馆应用AI等数字技术打造红色文旅新场景。通过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加强红色景点数字化展陈、增加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满足市民游客红色教育需求。
三是吸引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筹备举办武昌文旅推介官(讲解员)大赛,鼓励更多人采用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参与到红色文化讲解、推介中来。鼓励文艺工作者、文艺团体和演出经营单位等开展红色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展演展映展播等活动,鼓励旅行社推介武昌红色旅游线路,推出红色研学旅游产品,吸引海外华人、华侨来武昌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四是加强校地联动助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在省市指导下,与高校在培养专业师资和讲解员等方面开展校地联动,助力武昌区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