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8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机构: 区文旅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4-21595
公开日期: 2024年09月19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文物

对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84号建议的答复

陈友谅(1320-1363年),元末农民运动起义军领袖之一。1358年自立为汉王,在江州(今九江)称帝,建国号为汉。次年迁都武昌,1363年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大败,在九江口中流失阵亡,归葬武昌蛇山后墓园渐荒。民国元年湖北省内务司议请修治该墓,于民国二年建成现有规模。1956年,陈友谅墓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代表的建议非常好,开展陈友谅墓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有助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陈友谅墓位于蛇山南坡武汉长江大桥引桥处产权单位不明。为加强保护,陈友谅墓暂由黄鹤楼街道彭刘杨路社区代管,负责日常的安全巡查和维护。为加强对文物本体的保护,2013年我局对陈友谅墓和旁边的陈定一烈士纪念碑进行保养维护,主要修复了陈友谅墓牌坊基座、围墙、台阶、纪念亭地面,碑面描字,清洗说明牌等。2020年为落实游园综合治理和巩固提升工作,我局联合黄鹤楼街道办事处等部门配合实施对包括陈友谅墓在内的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陈定一烈士就义纪念碑等沿线文物点的保养维护,主要完成文物本体的清洗、修补破损部位及裂缝、重新修整体立墙面、填色局部碑文等工作,以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方式,确保文物本体修旧如旧。我局在例行巡查过程中,也多次针对环境卫生问题要求社区落实整改。

今年开春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墓园内多处树枝倒伏、折断,春季植被疯长,杂草丛生,加之墓园紧邻老旧小区,墓园口杂物乱堆,周边环境较差,影响文物本体安全和周边历史风貌。为充分发挥武昌区文物安全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高效推进陈友谅墓周边环境整治,按照各单位的职能,我局函告黄鹤楼街道办事处要求街道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协调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函告区城管执法局,对陈友谅墓周边倒伏、折断的树枝进行修整。

黄鹤楼街道办事处为维护陈友谅墓周边环境,已安排环卫所一名环卫工人定期对陈友谅墓及周边道路垃圾进行清扫。区城管执法局已于5月17日安排绿化队对陈友谅墓周边树木进行清理,共出动绿化队员十余人,主要作业包括对黄鹄路道路两旁的树木修剪、清理沿路及山坡上堆放的杂物、修剪陈友谅墓园内倒伏危树、清理南坡枯枝落叶、清除墓园内杂草等,修整后的墓园及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代表们提出的着力推进蛇山南坡拆迁步伐,改善周边文旅环境的建议,是彻底解决陈友谅墓周边环境问题最有效最长久的方式。陈友谅墓周边环境的改善和治理,将使这处“长期被遗忘在闹市的一角”焕发生机。同时,为推进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可以结合周边密集的人文景点,整体规划旅游新路径,串联起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馆)、黄鹤楼故址、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陈定一烈士纪念碑、陈友谅墓、黄鹤戏楼、乃园片区、大成路美食街等,下一步我局将会加强对沿线路径历史景点的宣传推介。但提升陈友谅墓周边文旅环境,打造长江大桥引桥蛇山南坡综合景区,涉及到游径路线的规划、沿线道路的维修养护、房屋拆迁改造、景点优化提升等,需要多部门合力联动推进。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中心表示,陈友谅墓周边蛇山南坡区域属于华中音乐谷城市更新单元大桥公园片,该区域规划定位为“音乐+文旅/文创街区”。目前更新单元实施方案正报武汉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修改审核。待方案确定后,将根据具体规划意见和财政情况决定分步推进实施。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