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弄虚作假问题多发”问题(省序号32)整改情况的公示
一、反馈问题
弄虚作假问题多发。2022年、2023年,湖北省监测数据造假问题接连被国家有关部门通报。抽查发现,武汉、荆门、宜昌、咸宁等地8家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存在擅自变更方法、干扰检测设备,降低车辆污染物排放浓度检测值等问题。
二、整改目标和措施
(一)整改目标:开展环检机构普法宣传,引导环检机构自律,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防干扰制度体系,强化日常监管,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验行为。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录入“湖北省企事业单位生态环保信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纳入信用管理。发布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作用,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推动机构合法合规经营。
(二)整改措施
1.进一步完善加强国控站点运维基础保障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好国控站点保障工作,确保站点稳定运行。建设自动站周界报警系统,严防人为干扰环境监测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巡查管控和宣传引导,加大对人为干扰监测行为的惩戒力度。
2.严格落实《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管长效工作闭环机制。深入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工作。
3.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2024年12月底前,参与2024年度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家诊断,严厉查处替检代检、未经检验出报告、减少检验项目或降低检验标准、篡改检验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落实武汉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网络监控工作指南、监督执法指南。
4.开展生态环境检验检测专项整治,对弄虚作假,出具不实、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依法严格处罚并实施停止采信监测数据结果等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对于违法情节严重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取消相关检验检测资质资格,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整改完成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加强国控站点运维基础保障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2024年9月,武昌区紫阳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已安装电子围栏,且正常运行。通过建设视频监控体系、智能分析服务器和集成运用平台,实现对紫阳站点各种人为干扰事件、各类监测数据异动现象以及站点周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实时监控、远程监管、智能报警、溯源支撑和闭环管理,提高站点的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管控能力,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提供可靠保障。
(二)开展自动监测数据超标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湖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管长效工作闭环机制。深入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工作。对辖区内12家重点单位自动监测数据日均值超标开展现场核查执法检查,查明超标原因,对查实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处理,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严厉打击超标排污和篡改监测数据等环境违法行为。
(三)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专项行动。加强国控、省控站点周边环境的日常巡查检查力度,安排专人负责查看在线监测平台,及时审核超标数据,对违法线索深入调查并依法查处。在日常执法检查工作中强化企业环保设施运维单位监督管理,督促企业增强环保主体责任意识,
(四)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共3家环检站进行了联合现场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已督促企业完成了整改并按照记分制管理规定进行扣分。每月对全区环检机构进行1次全覆盖检查,对全区3家环检机构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依托专家问诊和专家授课进一步提高环检机构检测的正规化和区生态环境分局现场检查人员业务水平。
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5年6月25日-7月8日(10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27-8893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