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
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的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品”字形结构。综合陈列馆作为扩建工程两大主体工程之一,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编钟馆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馆区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出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室外环境按景观式、园林式的特点进行布局,通过雕塑小品、休息庭院、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等形式,营造出于博物馆主体建筑配套的历史文化氛围。
湖北省博物馆有各类文物、标本2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以出土文物为主,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有时代特征,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
四大镇馆之宝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