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建立接诉即办、民意收集、共商共建机制——武昌区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

  • 2025-09-17 16:36
  • 来源: 武昌融媒体

建立接诉即办、民意收集、共商共建机制

武昌区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

2025917日 星期三 湖北日报 4版 要闻

李源 况昕昀 庹玮

    “有了电梯,想下楼就下楼,很方便。”915日一早,武汉市武昌区沙湖社区凤凰世纪家园小区12单元居民朱振义拉着小车下楼买菜。上月底,2单元加装的电梯建成投用,让74岁的朱振义非常开心。

    凤凰世纪家园始建于2000年,11栋居民楼里有10栋没有电梯,随着居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便利上下楼成了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个难题,高楼层居民觉得没有电梯不方便,低楼层居民觉得装电梯对采光、隐私、安全性、房价都有影响,很难谈拢。”沙湖社区党委书记徐玉萍说,凤凰世纪家园部分单元从动议加装电梯到建成投用,时间跨度长达四五年,有些老人因为没有电梯长期不下楼。

    转机发生在去年。当年5月,武汉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方面规范电梯加装实施步骤,一方面提高财政补贴力度,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电梯加装工作的责任分工。《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以区人民政府为主,区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参与的协同配合工作机制”,被视为破解电梯加装过程中一系列难点、堵点的“金钥匙”。

    在朱振义看来,不同意加装电梯的低楼层居民,主要担心改变现状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要打消他们的顾虑,既需要社区穿针引线,更需要街道、住更、资建等多个单位同向发力、提前发力,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成立于去年6月的武昌区委社会工作部,在该区探索电梯加装工作新路径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梳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共性问题,建立一系列标准化模板,推动问题解决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甚至‘不诉自办’转变。”武昌区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在此基础上,以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为抓手,统筹社区、街道、区直部门的力量,积极发动居民们同商共议,才能把“解决一件事”变成“办好一类事”。

    破解资金分摊、诉求协调等难题,武昌区让基层党组织发挥“主心骨”作用,建立民意收集、共商共建机制,创新实施“加梯费用楼层台阶分摊法”和“加梯连廊费用平均分摊法”等方案。

    破解审批流程长等难题,武昌区线下设立区街便民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线上搭建安居链平台,实现“前台一窗受理、后台联审联办”,推动电梯加装“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

    破解电梯建设、使用阶段的难题,武昌区以群众需求和体验为标准,在施工中充分考虑居民对采光、通风、噪声和建筑安全的关切,推广玻璃幕墙,确保文明施工。同时引导居民成立“加梯智治会”“义务巡检队”等自管组织,建立“电梯使用公约”,让电梯用得好更管得好。

    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落地,推动武昌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明显加速。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武昌区累计加装电梯140台,相比去年同期增加64%,总量在武汉市居于前列。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