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2019年度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部门决算

  • 2020-10-28 11:06
  • 来源: 武昌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2019年度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部门决算

2020年10月28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三、部门人员构成

第二部分 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表1)

二、收入决算表(表2)

三、支出决算表(表3)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表4)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表5)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表6)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表7)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表8)

第三部分 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九、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十、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2019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1、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宣传国家、省、市有关企业和人才的法律、法规、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企业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拟订辖区企业和人才服务的标准,统筹协调企业和人才服务相关措施的实施与评估。

2、承担政府与企业、人才之间的双向沟通联系工作,统筹协调区内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单位,健全联动服务和诉求解决机制,完善企业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3、承担区内各职能部门面向企业和人才的资金、项目、政策的执行工作,组织实施区级各类资金、项目、政策的申请受理、初审、报审、资金拨付等工作,并提供政策宣讲、咨询等服务。

4、承担辖区企业和人才的宣传推介、培训等工作,支持各类产业服务社会组织发展,支持企业、人才开展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和人才服务等工作,引导企业、人才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和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5、承担跟踪了解辖区重点企业运营状况、重要人才发展状况等工作,收集企业、人才对政府法规、政策、措施的意见及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6、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来看,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部门决算由纳入独立核算的单位本级决算组成。

三、部门人员构成

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职实有人数8人,其中:行政0人,事业8.00人(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0.00人)。

离退休人员0.0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第二部分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19年度部门决算表

第三部分 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2019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度收、支总计7,198.45万元。与2018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7,198.45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是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

图1: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二、2019年度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度本年收入合计7,198.4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198.45万元,占本年收入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占本年收入0.00%;事业收入0.00万元,占本年收入0.00%;经营收入0.00万元,占本年收入0.0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万元,占本年收入0.00%;其他收入0.00万元,占本年收入0.00%。

图2:收入决算结构

三、2019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度本年支出合计7,198.4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4.18万元,占本年支出0.61%;项目支出7,154.27万元,占本年支出99.39%;上缴上级支出0.00万元,占本年支出0.00%;经营支出0.00万元,占本年支出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万元,占本年支出0.00%。

图3:支出决算结构

四、2019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7,198.45万元。与2018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7,198.45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是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新

成立的单位。

图4: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五、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9年度财政拨款支出7,198.45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与2018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7,198.45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是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9年度财政拨款支出7,198.45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7,181.90万元,占99.7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97万元,占0.04%;卫生健康(类)支出5.82万元,占0.08%;住房保障(类)支出7.76万元,占0.11%。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7,198.4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其中:基本支出44.18万元,项目支出7,154.27万元。项目支出主要用于企业和人才服务工作经费56.07万元,主要成效是在正式人员不足情况下补充聘用人员,保证中心工作开展,先后赴深圳和东湖高新区学习调研,对标先进找差距;在区内,积极走访各类园区、基地和重点企业,摸排现阶段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完善服务工作机制、流程;企业和人才服务开办费24.48万元,主要成效是保证中心从无到有正式在区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基地挂牌开展工作;委托业务经费172.00万元,主要成效是“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基地”承接、管理、完善和提升基地平台空间的运营管理;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专项经费6901.72万元主要成效对现行兑现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形成了《武昌区重点产业发展政策兑现流程》。80%申请事项可按简易程序通过,办理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20%左右的申请事项需按一般程序,将办理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在这样工作环境中快速兑现企业,支持区域企业各项发展。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年初预算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7,181.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支出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单位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年初预算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2.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支出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单位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

3.卫生健康支出(类)。年初预算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5.8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支出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单位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

4.住房保障支出(类)。年初预算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7.7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支出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本单位是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

六、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44.1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0.44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医疗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公用经费3.74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七、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预算安排“三公”经费的单位包括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本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2019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比年初预算增加0.00万元。

2019年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0人次,实际发生支出0万元。其中:住宿费0万元、旅费0万元、伙食补助费0万元、培训费0万元、杂费0万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其中:

(1)公务用车购置费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比年初预算增加0.00万元,主要原因是该单位没有公务用车。本年度购置(更新)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0辆。

(2)公务用车运行费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比年初预算增加0.00万元,主要原因是该单位没有公务用车。

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比年初预算增加0.00万元,主要原因是该单位没有公务接待。

2019年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执行公务和开展业务活动开支公务接待费0万元。其中:国际访问0万元;大型活动0万元;外省市交流接待0万元。

2019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8年增加0.00万元,增长0%,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增加0.00万元,增长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0.00万元,增长0%,公务接待支出决算增加0.00万元,增长0%。该单位无上述费用。

八、2019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和结余0.00万元,本年收入0.00万元,本年支出0.00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00万元。

九、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单位组织对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共涉及项目4个,资金7154.27万元。组织单位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资金7198.45万元。从绩效评价情况来看,一是增强了预算支出绩效管理观念,促进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更加科学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二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将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相结合,使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化。

(二)绩效自评结果。

我单位今年在市级部门决算中反映所有项目绩效自评结果(不包括涉密项目)。

1.企业和人才服务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自评综述:全年预算数为0万元,执行数为56.07万元,完成预算的0%。主要产出和效果:是在正式人员不足情况下补充聘用人员,保证中心工作开展,先后赴深圳和东湖高新区学习调研,对标先进找差距;在区内,积极走访各类园区、基地和重点企业,摸排现阶段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完善服务工作机制、流程。

2.企业和人才服务开办费绩效自评综述:全年预算数为0万元,执行数为24.48万元,完成预算的0%。主要产出和效果:是保证中心从无到有正式在区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基地挂牌开展工作。

3.委托业务经费绩效自评综述:全年预算数为0万元,执行数为172.00万元,完成预算的0%。主要产出和效果:是完成“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基地”承接、管理、完善和提升基地平台空间的运营管理。

4.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专项经费绩效自评综述:全年预算数为0万元,执行数为6901.72万元,完成预算的0%。主要产出和效果:对现行兑现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形成了《武昌区重点产业发展政策兑现流程》。80%申请事项可按简易程序通过,办理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20%左右的申请事项按一般程序,将办理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在这样工作环境中快速兑现企业,支持区域企业各项发展。

十、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9年度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万元。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9年度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96.43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4.43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72.0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96.43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0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0%。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共有车辆0辆。

第四部分 2019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建章立制,规范日常管理

5月28日,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从无到有正式在区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基地挂牌开展工作。目前,中心在编9人,已完成人员编制划转、岗位设置、职务聘用、一级财政专户设立等各项基础性工作;制定了七大类27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二)对标先进,找准角色定位

先后赴深圳和东湖高新区学习调研,对标先进找差距;在区内,积极走访各类园区、基地和重点企业,摸排现阶段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完善服务工作机制、流程。

(三)整合资源,打造服务阵地

“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基地”承接、管理、对基地平台空间的运营管理方案进行完善和提升。

(四)围绕热点,构建服务体系

一是以“企有所呼、我必有应”为宗旨,构筑交流沟通无障碍的线上服务双通道;二是以“创建最优营商环境城区”为目标,构建立体化无盲区全覆盖的线下服务工作体系。

(五)应对痛点,优化兑现流程

对现行兑现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形成了《武昌区重点产业发展政策兑现流程》。80%申请事项可按简易程序通过,办理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20%左右的申请事项需按一般程序,将办理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

(六)合力服务,做响工作品牌

着力打造“武昌区企业和人才服务直通车”品牌。半年来,组织了不同类型的服务企业和人才的直通车活动10场,参加企业500余家。

(七)不忘初心,迎国庆保军运

将主题教育活动与“迎大庆”“保军运”两个核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实际困难,领导带头全员参加

(八)牢记使命,提升服务质效

有针对性地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探索构建企业和人才服务工作兜底机制,破解企业和人才在政策咨询、申报、兑现等环节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提高企业和人才服务效率。

(九)梳理调研,修订产业政策

搜集整理区级主要产业政策9项,政策条款115条,并对2017、2018两年度政策兑现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行产业政策存在问题,形成了《关于构建我区统一、规范、高效、透明产业政策体系的思考与建议》调研材料。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指市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指市级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当年拨付的资金。

(三)上级补助收入:指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八)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安排、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九)本部门使用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到项级)

1.一般公共服务(类)财政事务(款)行政运行(项)

2.…

(参考《201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逐项解释。)

(十)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以及从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等。

(十一)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未全部执行或未执行,结转到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或项目已完成等产生的结余资金。

(十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四)上缴上级支出:指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十五)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六)“三公”经费:纳入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市直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及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十七)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八)各单位其他专用名词解释。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