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借款还款问题

  • 2023-12-06 16:21
  • 来源: 区司法局

    【案情简介】
     刘某与彭某系朋友关系。
     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之间,刘某多次向彭某借款。双方口头约定:还款日期为2022年5月1日,年息1分。后彭某按期将借款本金20万元分多次转入刘某的银行账户。借款到期后,刘某拒不还款。2022年7月12日,在彭某的强烈要求下,刘某向彭某出具借条一份,载明“今借到彭某现金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元),年息1分。借款人:刘某 2022年7月12日”。
     因刘某未偿还任何借款,彭某遂将刘某起诉至区人民法院,要求刘某还本付息。诉讼期间,被告刘某经区人民法院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后区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在判决生效十日内偿还彭某借款200000元及利息。判决送达后,刘某不服,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期间,刘某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由申请撤回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诉后,因刘某未履行和解协议,彭某向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一审判决。区人民法院对彭某申请执行一审判决予以支持。刘某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监督,主张不予执行原一审判决。
    【调查与处理】
     经询问和当事人举证,市人民法院查明了以下内容:2022年12月21日,市人民法院二审期间,刘某与彭某签订了一份和解(还款)协议,商定刘某应当偿还借款的还款计划,彭某则放弃了刘某支付利息的要求。
    市人民法院复函认为:根据彭某的申请,一审法院受理执行已生效法律文书并无不当,应当继续执行。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认为:刘某对于撤诉的法律后果应当明知,即一旦法院裁定准予其撤回上诉,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即为生效判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虽然二审期间双方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和解协议对相关权利义务做出约定,刘某因该协议的签订而放弃行使上诉权,彭某则放弃了利息,但是该和解协议属于双方当事人诉讼外达成的协议,未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制作调解书,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刘某未按和解协议履行还款义务,违背了双方约定和诚实信用原则,故对其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由,主张不予执行原生效判决的请求不予支持。
     【典型意义】
     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因借款、还款在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民间借贷关系。因借贷双方往往有着深厚的社会关联,虽然出现了诉讼行为,但双方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原则,发生相互妥协的情况。此类纠纷,基于妥协达成的时间,如何确定双方责任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首先,《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是不同的:调解协议书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自愿处分其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一种文书形式。而调解书是人民法院确认双方当事人调解协议的法律文书。
     其不同点主要在于:1.制作主体不同。除在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外,调解协议书还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等主体制作,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并经调解人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调解书应由人民法院、仲裁庭制作,审判员加盖人民法院印章,仲裁员签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2.法律约束力不同。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产生的是合同效力,一方当事人反悔时,另一方只能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调解书相关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其次,上诉的撤回,是指上诉人提起上诉后,在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撤回上诉请求的诉讼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 准许撤诉裁定一般使用裁定书。法院裁定准予撤回上诉后,原一审判决即发生效力。上诉人即放弃了上诉的权利,即使撤回上诉时,法定上诉期还未届满,也不得再行上诉。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一审生效判决。
     然而,有少部分律师有不同观点。参考: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和解协议无效或者应予撤销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执行和解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后,申请执行人可以据此申请恢复执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九条规定:“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被执行人以执行和解协议无效或者应予撤销为由提起诉讼的,不影响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
     他们认为:上诉人和被上诉达成的和解协议,且该和解协议有效的前提下,和解协议对判决的履行内容发生了变更,当事人仍依据一审判决申请执行的话,认为法理上似乎有障碍。程序上似乎只能就此和解协议另案起诉,法院经过审判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再申请执行。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