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妇女保护有哪些权利吗?”2024年5月9日,新民主路社区法律顾问张季莲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妇女权利的规定,为新民主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和党员代表,讲解妇女具有“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利、劳动保障权益、人身权利、财产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六大权益以及面对家庭暴力该怎么做。
“我是个男生,有时候女性居民问我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解答,张律师的讲座很好地补足了我的短板。”听完讲座后,新民主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张捷如是说道。
根据市司法局《“1名村(居)法律顾问+N 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方案》,中南路司法所进一步完善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的合作机制,将指导、培训“法律明白人”纳入到社区法律顾问职责范围,推进工作培训常态化、专业化,促进“法律明白人”深入参与社区法治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力量。
一、线上线下培训并举,全面提升法治素养
“只办婚礼不领证,共同生活后离婚彩礼如何退?”武昌区在2021年9月被民政部确认为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区,2024年5月9日,在电力社区的居民活动室,社区法律顾问马俊军律师结合近期热点问题,为“法律明白人”和辖区居民答疑解惑,引导正确的婚俗风尚。
2024年5月,中南路街向阳社区“法律明白人”交流群内,社区法律顾问刘倩律师利用微信群向大家开展了一场“遗嘱如何规定才有效”的线上学习课堂。
“我们辖区爹爹婆婆蛮多,大家都很关注遗嘱订立的问题,但是我们都是一知半解,刘律师上传的学习课件,对于《民法典》相关规定梳理得蛮全面,我们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查找,蛮方便。”向阳社区“法律明白人”邓琦对于开展线上学习的方式评价很高。
据统计,中南路街24个社区法律顾问已建立77个线上法律服务群,社区律师、“法律明白人”、“平安合伙人”、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为辖区居民提供线上法律服务六千余次。
二、走街串巷送法上门,激活普法“神经末梢”
2024年5月23日,静安上城的业委会内,静安社区法律顾问张品律师和“法律明白人”张纯青共同上门解答法律难题。
同样的情景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静安社区是居民性社区,也是业委会相关纠纷、物业纠纷、邻里纠纷的高发地带。
业委会选举与改选程序、业委会与居民之间、业委会与物业之间、物业与居民之间,非专业人士对规定一知半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湖北省物业服务管理条例》……,相关法律规定涉及面广,庞杂难懂,矛盾双方各说各的,就容易引发冲突。
静安社区法律顾问张品律师和“法律明白人”张纯青组成普法“搭子”,共同送法上门,就法律、法规中关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物业服务企业的相关法律职责与义务进行梳理,为社区物业纠纷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就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区域内的安全保障义务纠纷和公共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纠纷及小区内高空抛掷物、坠落物致害的相关民事侵权责任及刑事责任纠纷,通过以案释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防止上述情形发生,及时对公共区域进行安全事项排查,降低社区内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三、强化基层调解网络,合作无间事半功倍
2024年5月23日,涂家岭社区法律顾问王宇泽与社区“法律明白人”刘邃以及物业、城管工作人员共同上门协调居民漏水问题,并劝导矛盾双方达成初步解决方案。
“王律师分析法律问题有理有据,讲解法律规定通俗好懂,让人信服。”
“刘邃也是涂家岭社区的综治站长和网格员,对社区居民情况很了解,他一来先聊家常,这才把当事人的话匣子打开了,为调解奠定了的基础”。
涂家岭社区这对调解“搭子”都对搭档评价很高,两人合作无间,“法律明白人”发挥亲和力,社区法律顾问发挥专业优势,共同调处了辖区内数起大大小小纠纷。
同日,付家坡社区的调解室里,社区法律顾问杨玲和“法律明白人”戎荣共同调处了一起邻里纠纷,因商户想在外墙安装空调,居民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不下便找来了付家坡社区,经过社区法律顾问杨玲和“法律明白人”戎荣的通力合作,商户与居民消了火气,友好沟通协商。
相似的场景还在每周四社区律师顾问线下值班时间不断上演。近年来,中南路司法所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熟悉辖区社情民意的特点,结合社区法律顾问“一所包一街”工作,引入辖区优质律所,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供给,建成街道、社区、派出所、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等四大公益法律服务平台,在辖区内打造资源共享、衔接高效的平台网络,为“1+n”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与力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