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关于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
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根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现将武昌区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扛起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职责”。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建设各领域全过程,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协调小组会议,一体推进法治武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坚持示范引领,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创新开展全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实现全区79家单位述法全覆盖,经验在全市推介。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全市法治政府建设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开展全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督察,统筹指导15家重点责任单位自查自纠。
(二)固化规范运行,守好依法行政决策“第一准则”。科学规范行政决策,每年初编制公布《武昌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法制审核,全年审查政府常务会、专题会议题302项,为政府依法决策筑牢“防火墙”。从严规范规文管理,严把文件制定、审核、监管等“三个关口”,切实提升文件质量。坚持定期清理与专项清理相结合的动态清理制度,组织专项清理2次,并对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实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积极规范权力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2024年,区政府共办理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建议案2件,承办省、市、区三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98件,全部按期办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满意及基本满意率达100%。
(三)深化政务服务,夯实法治营商环境“第一保障”。
大力推进“放管服”政务改革,全区“1+6”政务服务大厅事项入驻率达100%、网办率达95%以上,压缩时限88%以上,全区新增市场主体4万户,企业总量突破10万家。深入开展“有温度”行政执法,统筹全区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大力推进包容审慎执法。通过案卷评查、专项检查、个案监督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切实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行“一所包一街”的法律服务模式,为42个亿元以上项目、125家产业链龙头企业配备“企业警管家”联企护航。建立涉企矛盾调解四级网络体系,在劳动、金融、建设、物业等领域开展专业审判对接行业调解,成功调解涉企案件4711件。全区上下同向发力,着力打造综合营商环境高地,武昌区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交流经验。
(四)实化依法治理,筑牢区域社会治理“第一防线”。
弘扬守法普法“新风尚”,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成功承办全国“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视察观摩活动和2024年度全省“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全区15个集体、10名个人荣获国家、省、市级“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健全行政复议“新机制”,稳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办理行政复议、诉讼案件1370余件,创新推行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联动机制,助力提升全区依法行政质效,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打造武昌调解“新模式”,探索运行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区域联合、政企联动等“八联”工作机制,全年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万余起。区司法局连续5年荣获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激活法律服务“新动能”,持续擦亮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品牌,累计开展活动90余场,惠及企业群众80万人,活动案例获评全国“2024年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创新案例”,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
(五)优化法治队伍,建强法治人才保障“第一支撑”。
精心打造法治“主力军”,公开选聘20名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增设行政复议监督科,增编3名政法专项编,选任9名行政复议化解专员,培育社区“法律明白人”400余名,吸纳专兼职调解员1000余名。借势共建政府“智囊团”,深入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社区律师全覆盖,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等合作,建立“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推动街道“博士指导联系点”全覆盖。联手培育执法“专业队”,联合街道、赋权部门,推动常态化、专业化、特性化、规范化培训指导,探索运行街道自训、集中统训、视频普训、专业分训、特性单训等“五训结合”模式,助力街道提升行政执法队伍能力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执法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单位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得还不够到位,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还存在不文明不规范的情形。
二是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法制机构和人员力量相对较薄弱,部分单位没有专门的法制科室和相对固定的专职法制工作人员,与上级要求和实际工作任务不相匹配。
三是出庭应诉有待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及发声还有所欠缺,部分部门承办人对案件情况熟悉度不够,对行政诉讼答辩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履行统抓主责,打造依法治区“高地”。组织召开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建设系列会议,一体推进法治武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调整完善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优化各协调小组运行。强化示范创建,高标准迎接武汉市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
(二)强化改革主导,打造复执联动“新地”。扎实做好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终期评估工作,完善区、街两级执法监督体系,探索司法所协助开展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深化复议改革,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细化案件办理运行规范。
(三)服务市场主体,打造营商环境“绿地”。持续做优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特色服务品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专项行动,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紧扣宣传主题,打造全民普法“园地”。常态开展以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自查、总结验收和推荐表彰等工作,持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推进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武昌区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