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昌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力。始终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法和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全区82家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组织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全区依法治区工作会、法治建设工作推进会,强化统筹调度,加强组织领导,汇聚“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始终紧盯关键少数,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个性清单,常态落实会前学法、年度述法、任前考法等制度,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实化政务服务,提升法治营商环境竞争力。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一门一窗”“一业一证”“一事联办”“跨区通办”等,全区168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办理。持续优化“法治化”保障,加快涉企案件审理,平均审理时间、执结用时同比压降20%以上。深入开展清规护企、执法暖企、送法进企等“八大行动”1000余场次。深入开展“大篷车”活动,在全省首创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精心打造“流动的司法局”,通过“6+N”模式,每周为辖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全年开展活动40余场,惠及企业和群众50余万人,经验做法被《司法厅工作简报》专刊转发并全省推广。
(三)固化运行规范,提升科学依法决策执行力。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编制公布《2023年武昌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严格履行公众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程序,全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法制审核工作机制,推动全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坚持做到区政府涉法性决策一律严格法制审核,全年法制审核174个议题,出具法律意见220余条。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核,探索推行“三关三审”,切实提高审查质效。深入开展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回头看”,共清理查阅文件14000余件。
(四)深化执法改革,提升政府行政执法公信力。深入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织专项调研、业务培训和执法服装统一招标,协同省司法厅在街道成立“博士指导工作室”,编印下发法律、制度、流程、案例汇编等“四个工作指引”,建立街道综合执法月报、常态化培训、协调联动等制度,先后2次在全市介绍行政执法工作经验。扎实推进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深入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涉企行政执法案卷专项评查,创新推行案卷评查“六步法”,切实提升案卷评查质量。近两年,先后评查案卷143卷,下发整改意见书30余份,工作经验在全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推进会上交流。
(五)硬化监督制约,提升政府依法履职约束力。全面接受各项监督。各部门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2023年,区政府共办理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建议案1件,承办省、市、区三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52件(其中省级6件、市级24件、区级422件),全部按期办结,满意及基本满意率达100%。全面加强行政监督。充分发挥复议应诉监督职能,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700余件,依法受理率及按时办结率均为100%,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70余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公开、监督功能,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区域依法治理保障力。行政争议控“源头”。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人、事、编”配置优化,推动咨询服务点全覆盖。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探索推行交通类行政争议化解“四前”工作法,做法被省公安厅、司法厅联合发文推广。法治督察硬“拳头”。统筹推进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六个专项”督察行动,采取“八查”方式,抓好专项法治督察,做法被《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简报》转发。矛盾纠纷抓“重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运行区域联合、政企联动、警民联调等调解“八联”工作机制,精心打造武昌调解新模式,全年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万余件,“诉调对接化解劳动争议”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七)转化普法成效,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感染力。深化重点对象学法,紧盯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成长等重点对象开展学法用法,连续3年全区无纸化学习成绩位于全市前列。选聘91名优秀政法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全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严密组织“八五”普法中期评估,代表武汉市迎接司法部评估调研获得充分肯定。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工作,东湖路社区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新建洪山广场、昙华林2处法治文化阵地,2名普法志愿者当选武汉市第七届“普法网红”称号,10人次荣获“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国家和省市奖项。
2023年,我区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法治建设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法治专业队伍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武昌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紧扣“五个示范引领区”建设任务,整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昌新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聚焦全过程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权力监督制约和法治督察力度。
(二)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审管联动改革,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严格法制审核和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持续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政务信息公开,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市场主体权益犯罪,推进立审执全流程提速,加强涉企诉讼活动监督,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
(三)聚焦立体式服务保障。紧盯企业群众的法治需求,持续擦亮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品牌,试点运行律所“一所包一街”法律服务新模式,组织“同心法治体检进千企”活动,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编制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
(四)聚焦大普法格局构建。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抓实“八五”普法下半篇文章。以争创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全省法治文化示范点为抓手,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紧盯重点对象学法用法,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五)聚焦高效能治理改革。持续推进街道综合执法改革,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专项检查和个案监督。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抓好新的《行政复议法》贯彻落实,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加快场所、设施的规范化建设,规范实现行政复议审理权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