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武昌紫阳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上升9.1%,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评价结果为达标。
武昌紫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8.1%,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0.42倍,二氧化氮年评价结果为不达标。
武昌紫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108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6.1%,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0.54倍,可吸入颗粒物年评价结果为不达标。
武昌紫阳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均为71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9.0%,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1.03倍,细颗粒物年评价结果为不达标。
武昌紫阳一氧化碳年均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臭氧年均为91微克/立方米。
2015年武昌紫阳环境空气质量年评价结果不达标。不达标项目包括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2015年武昌地区国测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统计见表1。
表1 2015年武昌地区国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
年份 | 监测点位 | SO2年均浓度 | NO2年均浓度 | PM10年均浓度 | PM2.5年均浓度 | CO年均浓度 | O3年均浓度 |
(μg/m3) | (μg/m3) | (μg/m3) | (μg/m3) | (mg/m3) | (μg/m3) |
2015 | 武昌紫阳 | 24 | 57 | 108 | 71 | 0.9 | 91 |
2014 | 武昌紫阳 | 22 | 62 | 115 | 78 | 1.0 | - |
与上年比较 | +2 | -5 | -7 | -7 | -0.1 | - |
变化率 | +9.1 | -8.1 | -6.1 | -9.0 | -10.0 | |
2015年城区 | 18 | 52 | 104 | 70 | 1.1 | 93 |
标准值 | 60 | 40 | 70 | 35 | - | - |
备注:表中所列标准值,SO2 、NO2 、PM10 、PM2.5为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中年均值限值。
(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状况。
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5年武昌紫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90天,优良率为52.2%。其中优24天,良166天,轻度污染126天,中度污染30天,重度污染15天,严重污染3天。与2014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2天,优良率上升0.7个百分点。紫阳监测点空气质量与全市城区其他测点及总体状况比较统计见表2、图1。
表2 2015年武昌区空气质量统计表
(按GB3095-2012评价)
监测点位 | 空气质量 | 优 | 良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 优良天数 | 总天数 | 优良率(%) |
武昌紫阳 | 2015天数 | 24 | 166 | 126 | 30 | 15 | 3 | 190 | 365 | 52.2 |
2014天数 | 23 | 165 | 122 | 20 | 31 | 4 | 188 | 365 | 51.5 |
增减 | +1 | +1 | +4 | +10 | -16 | -1 | +2 | 0 | +0.7 |
城 区 | 2015天数 | 33 | 159 | 124 | 30 | 16 | 3 | 192 | 365 | 52.6 |
2014天数 | 30 | 152 | 123 | 25 | 29 | 6 | 182 | 365 | 49.9 |
增减 | +3 | +7 | +1 | +5 | -13 | -3 | +10 | 0 | +2.7 |
在9个国测点中,按空气质量优良率从高到低排序,2015年武昌紫阳排位第4,2014年排位第2,与2014年相比,下降2个位次。
(三)综合指数状况。
2015年武昌紫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93。六个监测项目单项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武昌紫阳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全市城区其他测点及总体状况比较统计见表3、图2。
表3 2015年武昌紫阳监测点位综合指数统计结果
监测点位 | SO2 单项指数 | NO2 单项指数 | PM10 单项指数 | PM2.5 单项指数 | CO 单项指数 | O3(8h) 单项指数 | 综合指数 |
武昌紫阳 | 0.40 | 1.43 | 1.54 | 2.03 | 0.43 | 1.10 | 6.93 |
城区 | 0.30 | 1.30 | 1.49 | 2.00 | 0.45 | 1.06 | 6.60 |
在9个国测点中,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低到高排序,武昌紫阳排位第8。
(四)降尘。
2015年武昌区均值为8.76吨/平方公里·月,比2014年同期下降0.42吨/平方公里·月。2015年各监测点位降尘监测结果统计见表4。
表4 2015各监测点位降尘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吨/平方公里·月
序号 | 监测点位 | 2015年 年均值 | 2014年 年均值 | 同比变化 |
1 | 武昌火车客运站 | 9.51 | 9.98 | -0.47 |
2 | 司门口 | 8.02 | 8.39 | -0.37 |
| 武昌平均 | 8.76 | 9.18 | -0.42 |
| 中心城区 | 8.75 | 9.29 | -0.54 |
(五)硫酸盐化速率。
2015年我区硫酸盐化速率平均值为0.30mgSO3/100cm2碱片·日,比2014年下降0.02mgSO3/100cm2碱片·日。2015年各监测点位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结果统计见表5。
表5 2015各监测点位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SO3 /100cm2 碱片·日
序号 | 监测点位 | 2015年 年均值 | 2014年 年均值 | 同比变化 |
1 | 武昌火车客运站 | 0.34 | 0.36 | -0.02 |
2 | 司门口 | 0.27 | 0.32 | -0.05 |
3 | 紫金医院 | 0.29 | 0.30 | -0.01 |
4 | 螃蟹甲 | 0.30 | 0.28 | 0.02 |
| 武昌平均 | 0.30 | 0.32 | -0.02 |
| 中心城区 | 0.33 | 0.32 | +0.01 |
(六)降水。
2015年武昌区降水量1049.1mm,,降水pH年均值为5.17,比2014年上升0.14;酸雨pH年均值为4.98,比2014年上升0.25;酸雨样品检出频率为36.7%,比2014年下降3.3个百分点;酸雨雨量检出率为62.2%,比2014年上升13.5个百分点。降水监测结果统计见表6。
表6 2015年各监测点位降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序号 | 监测点位 | 行政管辖 区域 | 2015年雨量 (mm) | 降水pH年均值 | 酸雨pH年均值 | 酸雨检出率(%) |
2015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4年 | 样品检出率 | 雨量检出率 |
2015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4年 |
1 | 螃蟹甲 | 武昌区 | 1049.1 | 5.17 | 5.03 | 4.98 | 4.73 | 36.7 | 40.0 | 62.2 | 48.7 |
2 | 中心城区 | 1309.5 | 5.74 | 5.38 | 5.07 | 4.94 | 11.5 | 26.0 | 14.7 | 32.2 |
| | | | | | | | | | | | |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河流。
巡司河纳入武昌区环境监测工作计划, 2015年对巡司河进行了监测,其水质监测结果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四类水域标准评价,水质监测情况见表6:
表6 2015年武昌区河流水质统计表
序号 | 河流 名称 | 功能 类别 | 水质现状 | 与2014年相比水质 变化 | 达标 情况 | 主要污染物及超标倍数 |
1 | 巡司河 | Ⅳ | 劣Ⅴ | 稳定 | 不达标 | 氨氮2.99 总磷1.68 石油类0.34 阴离子洗涤剂0.67 化学需氧量0.23 |
2015年超标项目主要为氨氮、总磷、石油类、阴离子洗涤剂、化学需氧量。水质状况劣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V类标准。
(二)湖泊。
按照武汉市网络监测计划,武昌区环境监测站2015年对沙湖、内沙湖、四美塘、紫阳湖、晒湖进行了监测,监测频次为每两月1次,监测项目为27项。监测结果显示,四美塘、内沙湖水质稳定,总体评价为IV类,晒湖水质为V类,保持稳定,紫阳湖水质好转,由劣V类上升为V类,外沙湖仍为劣V类。水果湖由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监测评价,根据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水果湖总体评价为劣V类。
都司湖列入武昌区网络监测计划,每年监测6次,2015年,都司湖水质为劣V类。
表7 2015年武昌区湖泊水质统计表
序号 | 湖泊 名称 | 所在 辖区 | 功能 类别 | 水质现状 | 与2014年相比水质 变化 | 营养 状态 | 达标 情况 | 主要污染物及超标倍数 |
15 | 内沙湖 | 武昌区 | Ⅳ | Ⅳ | 稳定 | 中营养 | 达标 | 无 |
16 | 晒湖 | Ⅳ | Ⅴ | 稳定 | 轻度富营养 | 不达标 | 总磷(0.48) |
17 | 四美塘 | Ⅳ | Ⅳ | 稳定 | 中营养 | 达标 | 无 |
18 | 外沙湖 | Ⅳ | 劣Ⅴ | 稳定 | 中度富营养 | 不达标 | 总磷(3.76),化学需氧量(0.04) |
19 | 紫阳湖 | Ⅳ | Ⅴ | 好转 | 轻度富营养 | 不达标 | 总磷(0.35) |
20 | 水果湖 | / | 劣Ⅴ | 明显变差 | 中度富营养 | / | / |
| 都司湖 | IV | 劣V | 稳定 | 中度富营养 | 不达标 | 总磷(1.70),化学需氧量(0.47) |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武昌区沿长江有平湖门和余家头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根据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29个基本项目、33项有机物特定项目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分析109项监测结果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水质达标率为100%。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状况统计见表8。
表8 2015年武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表
水源地名称 | 取水量(万吨) | 达标水量(万吨) | 达标率(%) |
长江余家头水厂 | 11688.7 | 11688.7 | 100 |
长江平湖门水厂 | 5810.5 | 5810.5 | 100 |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5年,武昌区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和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的相关规定,对监测结果评价如下。
(一)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5年对我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开展了24小时连续监测,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达标情况见表9。
表9 2015年武昌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达标情况一览表
年份 | 测点名称 | 功能区 类别 | 行政管辖 区域 | 昼间等效声级dB(A) | 达标 分析 | 夜间等效声级dB(A) | 达标 分析 | 昼夜等效声级dB(A) |
2015 | 武昌火车站 | 4类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 武昌区 | 70.5 | 超标0.5dB(A) | 67.9 | 超标12.9dB(A) | 74.6 |
表10 2015年与2014年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比较
功能区类别 | 时段 | 2015年等效声级 dB(A) | 2014年等效声级 dB(A) | 同比变化 |
4类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 昼间 | 70.5 | 70.5 | - |
夜间 | 67.9 | 67.8 | +0.1 |
(二)道路交通噪声状况
2015年交通干线昼间噪声监测等效声级L(A)eqdB平均值为69.6dB(A),未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交通干线道路两侧4类标准昼间限值70L(A)eqdB标准限值,平均车流量为2827辆/时;等效声级最大值为75.3dB(A),出现在138号路段测点武珞路(中山路至中南路)段;最大车流量为6720辆/时,出现在157号路段测点中山路(武珞路至紫阳路)段; 最小车流量为224辆/时,出现在147号路段测点彭刘杨路(解放路至临江大道)段。与2014年相比,等效声级上升0.3 dB(A)。
(三)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
武昌区站对辖区63个网格点进行了环境噪声监测。本年度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监测均值为55.5LAeqdB,未超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昼间限值60L(A)eqdB标准限值。主要声源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主要声源为交通噪声的测点占4.8%、生活噪声测点占95.2%,其监测均值分别为:交通噪声昼间69.4LAeqdB,生活噪声昼间54.7LAeqdB。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监测均值较去年上升0.7dB(A)。
四、污染物排放状况
(一)废气
2015年,全区6家重点企业废气排放总量272619万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78吨,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100%。氮氧化物排放量224.64吨,达标率100%。全区重点企业烟(粉)尘排放量13.5吨,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全区重点污染企业拥有工业废气处理设施12台(套),正常运行率100%。
(二)废水。
2015年,全区6家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124.664万吨,排放的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氨氮10.657吨,化学需氧量139.152吨。全区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重点污染企业拥有工业废水处理设施6台(套),年工业废水处理量30.614万吨,工业重复用水率86.25%。
(三)工业固体废物。
201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0.038万吨,综合处置量0.038万吨,处置率100%。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0.009万吨,处置量0.009万吨,处置率100%。
武汉市武昌区环境保护局
201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