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01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机构: 武昌区人民政府
文  号: 2024(057)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4-21663
公开日期: 2024年09月19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其他

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013号建议的答复

为深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示范区建设,武昌区认真落实市文旅局发布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文件要求,牢牢压实属地责任,主动对接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园林局、市文旅集团等相关部门单位,以项目为牵引不断完善提升武昌古城整体文化旅游品质稳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一、做好中国长江博物馆配套规划建设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汉中国长江博物馆项目建设工作,将武汉中国长江博物馆定位为国家级文化场馆,要建设成全面收藏、研究和传承长江文化的重要基地,集中展示长江流域地理、人文、历史、生态的综合平台,生动践行长江大保护成果的“国家展厅”“长江客厅”。市文旅局按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体要求,对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推进方案》,组织起草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明确武昌区为重点建设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现已初步选址武昌月亮湾城市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规划调整、防洪影响评价、涉地铁安全影响评估等审批工作,完成项目建筑和博物馆展陈概念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库第一轮专家评审,正在推进地块生态底线调整及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等工作。近年来,我区编制了《武昌滨江商务区规划》《武昌沿江地区实施性规划》《武昌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实施性城市设计》等规划,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包括月亮湾城市阳台在内的武昌滨江商务区核心片区整体城市形象初步显现,地铁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出行便利,一批大型商业配套设施如武昌万象城、京东MALL等陆续开业运营,相关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二、加强武昌古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整合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要改造提升武昌古城以得胜桥千年老街、黄鹤楼、首义文化区为纵轴,以东西城壕、蛇山、张之洞路为横轴的“一纵三横”的特色空间结构,建设首义历史文化、蛇山自然生态、解放路商贸休闲、农讲所红色旅游、昙华林艺术文化、民主路时尚创意、武音艺术沙龙和教育科研财经等9大板块,重点打造“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历史风貌旅游区”和辛亥首义文化区,推动老城新生,建成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一是配合完善黄鹤楼区域交通动线打造黄鹤楼公园和蛇山公园微循环交通体系,增设黄鹤楼公园景区入口及民主路黄鹤楼北门节点改造,将蛇山南北区域进一步互通互联。二是合力推进中华路城市阳台提升和武昌游轮母港建设项目中华路城市阳台依托长江大桥、汉阳门花园及户部巷等区位优势,在一系列网红打卡装置设置及经营业态调整后,焕然一新向市民游客开放,成为外地来汉网红打卡地武昌游轮母港通过对红巷码头外观形象升级改造,更换新能源观光游船丰富趸船文旅消费业态等方式建设高品质游轮母港,形成新的旅游景观,强化武昌美丽滨水形象,打造中心城区核心美景今年4月武昌游轮母港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武昌游轮集聚地、过江游客主要集散地。三是推进蛇山北坡整体升级和斗级营综合改造提升项目以体现武昌古城特色及强化黄鹤楼品牌属性为宗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蛇山北坡项目的建设、开发及运营,打造互相支撑互相引流的高质量文化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斗级营片区的施工改造正在进行,将成为集饮食、民宿、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商业体验区。四是优化提升昙华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品质昙华林三期项目今年建成并投入运营,武昌城史馆和沉浸式演绎小镇正式对外开放,全新推出城墙光影秀和钟楼结构秀,举办科技艺术、奇幻之夜等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昙华林的历史和文化今年上半年昙华林接待游客490万人次,“五一”假期接待游客约34万人次。

三、打造一批长江文化特色节点

加快推进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整治建设,着力打造长江文化特色节点全力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滨水生态空间品质和文化影响聚焦构建武昌片品质滨水空间,加快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整治项目建设新建活动广场、景观步道、绿化草坡、观景平台、江滩栈桥等滨水空间品质提升设施,融入人文情怀,深入挖掘、保留武船片特有的工业文化、历史文化印迹,积极探索生态水文化与工业文化互融,让造船厂变身水岸秀场形成长江文化展示带的重要节点。

四、强化数字赋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昌段建设

一是有针对性制定产业招商图谱,瞄准数字文旅及数字内容制作方向加大招商力度。上半年,我区先后对接了北京观时空数字科技、人民网湖北分公司、幻影汇、深圳莲雾等数字文旅企业,邀请企业和项目落户武昌推动了人民网“梦幻灵境”人工智能体验展示中心项目落地四美塘铁路遗址文化公园项目已于7月份正式运营。促成了深圳莲雾智能有限公司在武昌成立子公司,将围绕“空间科技融合创新”,通过XR、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加持,实现文旅场景融合创新,助力智慧旅游新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文旅、社交、娱乐、消费多元应用场景。二是借助VRAR等技术支持逐步增添更多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在昙华林沉浸式演绎小镇全新推出了城墙光影秀和钟楼结构秀,让游客亲身感受昙华林的历史和文化;夜上黄鹤楼作为文旅部公布的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推出人工智能AI李白与游客实现交互等一系列新玩法,游客可与李白跨时空对话,深入了解黄鹤楼历史、领略荆楚文化神韵;万象城展出樱花唱诗数字艺术雕塑,运用AI技术与数字编程技术,结合武汉“樱花”元素,展示文化艺术之美;拟开发武昌城史馆AR智慧导览眼镜项目,通过虚拟+现实交互的方式,让游客能全方位对武昌历史有更深的感触计划设立网红虚拟视频拍摄点位,借助不同风格背景为游客提供定制电影级短片,以多业态联动带动游客沉浸式的体验。三是强化文旅数字平台传播,构建以“大成武昌”政务全媒体平台、“一部手机游武昌”等政务新媒体为主体的数字文旅宣传矩阵体系,持续弘扬长江文化,打造弘扬长江文化的数字阵地。

下一步,我区将助推中国长江博物馆规划落地,并加快推进武昌古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整合,推进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整治项目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构建“长江文化”超级IP加快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