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谋划碳金融顶层设计
围绕加快实施碳金融战略,市区联动,积极谋划碳金融顶层设计。推动《武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武汉市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明确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目标,成立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各相关市直部门主动谋划,求变创新,全力做好顶层设计。市地方金融局牵头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制定《湖北省武汉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并多次修改完善《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争创国内一流的碳普惠发展先行区;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制定《关于“十四五”期间武汉市绿色信贷及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重点绿色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绿色低碳行业发展;市发改委联合市地方金融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发布了《武汉市绿色企业评价指南》和《武汉市绿色项目评价指南》,探索建立我市绿色低碳评价体系。武昌区在全国首创发布《关于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碳金融四大行动计划,成立武昌区碳金融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区聚势汇力,抢抓碳金融发展机遇,变先机为胜机,以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为突破口,争取武汉在全国的碳金融中心地位。
二、加快形成碳金融集聚态势
以武昌区建设碳金融集聚区为核心,围绕碳金融、碳交易服务、碳科技、碳生活等重点领域,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等碳产业链强基工程,建立碳金融及碳经济产业链招商项目库,制定产业链招商路线图,精准开展碳招商行动,成功招引落地一批碳金融产业链企业。推动辖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围绕碳交易、碳结算提供金融服务,支持降碳、低碳领域企业投融资需求,创新发行绿色债券,推动设立百亿碳达峰基金和碳中和基金,加快碳金融资源聚集,引导金融资源聚焦“双碳”领域。
三、着力建设碳金融集聚区
抢抓中碳登落户武汉武昌区机遇,推动武昌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并作为重点目标纳入武汉市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在省市政府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武昌区建设碳金融集聚区初显成效。服务中碳登落户展业,保障碳汇大厦建设推进,顺利在全国碳市场一周年之际投入启用,接受生态环境部及省领导现场考察指导。顺利通过国家第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答辩评审,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圳市福田区等地区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区。揭牌成立武汉市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构建碳金融专家咨询体系。筹备成立碳普惠平台运营公司和碳金融生态联盟,为建设碳金融生态圈提供平台支撑。创造性提出碳金融四大行动——碳共识、碳述职、碳创新、碳招商,明确全区碳金融产业发展具体任务和抓手,全区迅速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了各类碳共识活动,掀起全区开展碳金融大学习大讨论热潮。组织各类“双碳”经济及碳金融专题培训、调研座谈、研讨交流等活动,成功举办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武汉市2022年全国低碳主题日宣传活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暨节能宣传周等一系列碳金融主题活动,营造低碳宣传氛围。
下一步,武昌区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继续加大力度建设碳金融集聚区,联合市相关部门在武昌重点布局碳金融专营组织和碳资产管理、碳核查、碳咨询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全力做好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动武昌区以碳金融为核心构建气候投融资体系,激发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领域。推动湖北碳市场深化试点建设,利用市场机制激发碳排放主体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整体打造碳汇大厦,加快构建碳金融产业空间,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金融集聚示范楼宇。实质推动市区共建武汉市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工作,加快设立研究院公司。推动设立全市碳普惠平台运营公司,构建碳普惠体系,营造全社会低碳氛围。尽快成立武昌区碳金融生态联盟,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模式,发挥生态联盟作用,为构建碳金融生态圈提供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