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健康局从2021年开始实行诊所备案制。截至目前,全区共申办诊所107家,其中中医类诊所42家,中西医结合诊所4家,占诊所备案的43%。主要举措是:
一是简化准入程序。对诊所设置不再做规划限制,将诊所设置审批改为备案制管理。举办诊所的人员可以在“湖北政务服务网”提交申请,上传执业医师证书等必要证明文件,经审核符合备案条件,区卫生健康局将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发证。
二是执行调整后的标准。从重点审核设备设施等硬件调整为注重对医师资格和能力的审核,在诊所执业的医师(不含中医诊所)要取得中级或以上职称资格。中医诊所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机构中执业满3年;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
三是鼓励医师举办诊所。对执业满3年的中医师可以全职或兼职开办中医诊所,中医综合诊所需要执业满5年的主治医师。鼓励公立医院医师兼职开办诊所,医师与主要执业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责利,便可兼职开办诊所。
四是加强基层培训和中医确有专长考核。在省中医院、市三医院建立中医药服务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适宜技术1400余人次,遴选39人参加省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60名基层中医师跟师省中医院6名国家级名老中医,每周一次临床学习,每月一次病案综合讨论,每季一次学习心得研讨;开展周周讲,全区基层中医师每人一个专题,每周轮流讲一节视频课,分享学习,交流临床经验。鼓励有真才实学的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医师资格,目前已有40人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省级复核,其中师承8人、确有专长32人。组织2022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可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在通过考试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也可以开办诊所。
五是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在诊所和合作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建立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时,要将诊所纳入成员单位范围,帮助其提升诊疗水平。鼓励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独立设置的心电图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等机构,与诊所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六是实施信息化监管。区卫生健康局委托武汉九州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开发诊所管理件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药房管理、财务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此外还有预约服务、自助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合理用药、输液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等可选功能。该系统与湖北省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武汉市全民健康信息市区一体化平台(市大数据平台)、居民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互联互通。诊所日常诊疗活动均要录入并上传至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依托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对诊所运营和医疗服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实现实时监管。
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推进诊所备案工作,简化流程,线上线下均可申办备案诊所,缩短备案时间,方便群众;二是对主动执行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并符合条件的诊所,支持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费用可按规定支付;三是通过组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使得民间确有专长的中医师也可以开办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