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昙华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作为武昌古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昙华林历史人文街区经过多年的修缮和整体升级改造后,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是武昌区的重要景点和江城的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由于昙华林本身是一条路幅只有9-12米的历史老街,且沿路有着湖北中医药大学、十四中、省中医院、陈潭秋小学及昙华林景区、中医药大学宿舍等多家单位、小区,导致小小的昙华林路无法承受如此多的交通压力,且昙华林沿线小区是老旧小区,缺少小区停车场规划,存在小区车辆必须到道路上停车的刚需,车辆违停造堵问题的确存在。
二、办理意见
1、管控措施。目前武昌区交通大队已联合街道、区城管局在昙华林路设置了人行道车档、花箱等设施,保障了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并在昙华林景区核心区(胭脂路至得胜桥)采取了由街道、社区为管理主体的管控措施,具体为采用电子升降桩的办法仅允许昙华林景区内居民车辆通行。
2、由区建设局新建的昙华林立体停车场为缓解昙华林区域停车难发挥了积极作用,武昌区交通大队已配套设置了停车场引导标牌、标线,但降低停车收费标准属于经营范畴,武昌区交通大队将积极向经营公司建议。
遇节假日及大型活动时,武昌区交通大队配合区旅游局、区古城中心、粮道街街道等相关职能部门采纳白天分段机动车管控措施,由区文创公司开通运行昙华林临时“摆渡车”,解决居民、游客“最后一公里”交通,取得了较好效果。
3、武昌区交通大队在昙华林已安排有日常巡逻警力,下一步将督促辖区中队加强景区周边道路管理,对于影响通行或堵塞消防通道的违停车辆,武昌区交通大队将加强民警现场贴单和拖车处罚力度。
4、武昌区交通大队将积极对接市地铁集团,通过电视、报纸、电台、武汉交警APP、武汉交警“两微一抖”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昙华林旅游绿色出行宣传工作,并建议市地铁集团完善5号线武胜门站与昙华林景区的无缝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