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2018年8月,区大数据中心牵头启动了全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工作。近两年来,全区各单位以“强基础、通数据、促服务”为目标,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运用政务数据助力“民呼我应”改革试点、优化营商环境、困难群众帮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等重点工作,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改进管理、用数据更好地服务。2020年以来,武昌区按照《武汉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2020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关于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区域内公共数据资源的采集、开放、利用,充分释放公共数据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目前我区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是在全市统一部署下有序推进,由武汉市大数据主管部门负责统筹、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组织建立管理制度,综合管理、调度和使用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各区按要求做好本区域开放数据的归集、推送、更新、维护等,明确专人专职负责具体操作。二是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工作要求,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制定了《武汉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草案)》《武汉市公共数据元数据标准》《武汉市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指南》等配套制度和标准规范等,为数据开放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强调按照“统筹集约、依法采集、按需共享、有序开放、合规应用、安全可控”的原则,推进区域内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三是打造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依托武汉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框架以及武汉城市大脑数据归集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实现开放数据的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管理,集中对外发布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数据的下载和在线访问服务。
二、加快数据集成,强化数据治理
一是强化数据集中汇聚。建成全区统一的数据资源池,打通市区两级“数据壁垒”,目前已纵向获取市级数据资源池的18家市级部门、横向获取47家区级部门的部分数据(垂管系统暂时无法对接),梳理形成政务数据资源371项,累计入库数据3.27亿条,覆盖户籍人口、婚姻生育、企业法人、经济统计等重点领域。二是强化数据标准化治理。对入库数据进行治理,分类建设人口、法人、宏观经济、GIS地理等基础数据库。目前人口库以身份证号为标识,汇聚民政、卫健、公安、人社等部门数据2.89亿条;法人库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汇聚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人社等部门数据3000万条;宏观经济库汇聚财政、商务、统计等部门数据13.7万条;GIS地理信息平台汇聚高端楼宇、重大项目、中小学等各类图层85个。三是强化数据绩效管理。建立数据资源动态管理机制,推进数据采集、处理、入库、开放、共享等工作制度化、程序化,使各部门敢共享、会共享。市级层面,已将数据资源应用、公共数据开放纳入全市“一网通办”考核指标;区级层面,将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纳入武昌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项考评中的政务公开绩效考核,进一步压实部门数据质量的主体责任。
三、加大数据应用,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数据开放。依托区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梳理出16家单位的56个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涉及政务服务、教育文化、文体旅游、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重点领域,面向社会公众及企业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二是强化数据开放应用。2019年8月至今,从数据资源池中共享了近2亿条数据,提供给19家区级部门及社区用于“七人普”、扶贫帮困等重点工作。如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摸底工作中,为人口普查提供了基础底数的参考,大大提升了摸排的效率;向社区推送公安、卫健、民政、社保等部门死亡人口信息,实现网格员不上门即可查验老年人生存状况,优化群众享受高龄津贴的良好体验;推送车辆登记、购房等数据,协助网格员排查困难群众扶助资格,保障居民低保救助公平公正。三是深挖大数据应用场景。围绕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上门到区民政局、区卫健局、区行政审批局等25家单位摸清、摸准部门需求,梳理问题需求清单100余项,摸排有价值的应用场景线索12个;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要求,面向全区近80家单位,推进“智慧应用场景”征集和建设,梳理出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应用场景,研究利用大数据协助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强化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防护
一是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制定《武昌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资源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加深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本区域内采集、汇聚、共享的数据资源具备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二是做好数据分类开放。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对我区56项开放目录划分为无条件开放、有条件开放两种类型。其中,可以从公开途径获取或者法律法规授权开放的数据应无条件开放,公众在武汉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实名认证或者需审核后才能访问的为有条件开放。三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对于不予公开的公共数据资源,经市大数据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采取负面清单管理,不再列入开放目录。
下步,武昌区将继续深化“智慧武昌”建设,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的堵点、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深化数据、视频、感知等信息资源的“聚、通、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面向全区各单位征集和打造一批利企便民智慧应用场景,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全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利企便民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服务企业群众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效率最快、企业群众反映最好,推动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利用。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