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加强“红色引领”的建议。我区一是深化党建引领。目前全区成立以“东湖壹号”小区党委为代表的575个小区党组织,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发挥小区党组织在业委会组建、选举、决策等关键环节上的主导作用,推动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加强业委会孵化培训和履职督导,有序引导业委会依法参与小区治理。二是健全组织抓党建。业委会成立后,社区党组织及时指导符合条件的业委会成立党组织,或派驻党建指导员,业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原则上由党员担任。目前全区275个业委会中,现有在职党员418人,退休党员340人,“两代表一委员”56人。138个业委会组建了独立党支部,其余业委会成立联合党支部或由社区党组织派驻了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党的工作和组织全覆盖。三是深入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鼓励和支持业主中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依法成为业委会正式候选人。社区“两委”成员有26人在业委会中任职,有159人担任物业公司质量监督员,物业服务企业有77人担任社区“两委”兼职成员。四是做实党员下沉。聚焦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作用发挥,通过建立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开展《下沉党员参与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与积分管理办法》试点,鼓励下沉党员为社区联系资源、出谋划策、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协助社区开展业委会组建换届、主题党日、红色教育、民俗节庆、文体娱乐、道德论坛等活动。继续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依照法定程序成为业委会成员。
二、关于改善业委会成员选举机制的建议。我区一是强化责任抓组建。每年在开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订印发《武昌区建强业委会实施方案》,确定符合条件待组建和期满未换届的住宅物业小区名单,明确组建和换届工作任务,列入区级绩效目标。区民政局、区房管局联合指导各街道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开展业委会组建换届工作。近3年来,我区新组建业委会 54 个,换届业委会112个。今年计划新组建业委会6个,换届业委会18个。二是严格人选抓准入。在业委会的组建或换届工作中,提倡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60%。制订候选人资格“九不宜”“三优先”标准,将业主中的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优先列入正式候选人范围。在业委会组建或换届时,街道、社区党组织全程参与指导,指导筹备组对候选人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把公益心强、公道正派的人员列入正式候选人。三是试行业主大会电子投票系统。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已经研发了业主大会电子投票系统,目前正在个别小区开展试行工作,我区今年也会根据社区需求,积极与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沟通联系,开展试点工作,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街道、社区依法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有效提升选举的工作效率。
三、关于加强业委会成员培训的建议。我区一是积极开展专题培训。区民政局定期组织开展业主委员会培训班,提升业委会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2019年,组织开展了4次业委会成员专题培训,培训600多人次。2020年,通过腾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开展3次针对业委成员的专题培训。今年4月,开展了针对街道、社区业委会负责人的专题培训。依托武昌区业委会孵化中心,设立定期接待日,为街道、社区、业委会答疑解惑。二是建立评估表彰机制。强化正面激励导向作用,近年来,通报表彰了90个“三方联动”工作的先进社区和91个先进业委会,汇编了《业委会优秀案例集》《业委会履职典型案例集》《抗击疫情携手战疫 武昌区业委会在行动优秀案例集》等资料,对先进业委会予以宣传推广。三是多措并举强指导监管。采取业主评议、社区考核、街道综合评定的方式,每年开展业委会度履职情况评估活动,发现和总结业委会履职中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掌握业委会运行的“脉搏”。针对业委会履职中的职责分工、换届选举、财务管理、维修金使用、电梯维保维修、消防设施维护、物业续聘等内容,印制修订《武昌区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南》《武昌三方联动信息手册》,有效提升业委会依法履职能力。指导街道在各个物业小区全覆盖建立实施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制定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每月至少组织召开1次开联席会议,充分利用民主协商机制,着力解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的物业欠缴等矛盾纠纷。街道、社区督导业委会每半年公示一次公共收益收支使用情况,每年对业委会财务进行审计,对于业委会成员违规违纪,街道暂停其职务,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决定是否罢免其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