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方面
武昌区根据上级要求每年及时拨付专项补贴,投入区级资金2千多万元用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并因地制宜建立了一套区级综合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关于“建成一批养老服务设施”的实施方案》《武昌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武昌区家庭养老床位实施方案》《武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2022年老年助餐服务的工作提示》《关于武昌区创新老年人助餐服务机制的工作通知》《关于支持社会餐饮企业提供老年助餐服务的工作方案》《武昌区“澡回幸福 浴你安康”实施方案》《武昌区困难人员常态化关爱服务实施方案》。
二、关于加快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广社会化运营方面
一是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目前,全区现有20家养老机构(含1家公办养老机构)、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2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133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36个社区幸福食堂,其中已有3家社会餐饮企业,已基本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二是招商引资共发展。现与华润、保利健投、上海人寿堂、新华集团、法国高利泽等知名康养集团密切接洽中,引入了省康养、湖北知音、大家保险、复星集团等优秀养老项目。三是联动社会资源全纳入。联合社区、志愿者、下沉党员物业等社会力量,定期开展不同老年主题活动。利用老年大学提供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文娱活动、课程,打造老年宜居社区,改善社区养老服务环境,让老人真正实现养在社区、乐在社区。推行互助养老动静相宜,鼓励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互帮互助,“存时间、望未来”,大力提升老人社会参与度,把服务送上门、把老人请出门,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养老观。
三、关于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服务标准方面
一是建立四级养老顾问制度。根据《市民政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顾问制度工作的通知》武民函[2023]105号相关文件,设立区级-街道-社区-服务机构四级养老顾问体系,并纳入年度考核机制,截止目前,我局已举行工作素养及技能考试1场,专题培训18场。二是提升基层护理员技能和服务水平。区民政局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的理念,通过开展护理员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举办和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等有效举措,大力提升了全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2023年荣获武汉市养老护理员大赛“团体一等奖”,3人荣获“二等奖”,1人荣获“三等奖”;2人分别荣获“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暨全省养老护理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三是建立服务机构评定考核“双机制”。为了规范养老服务流程,统一监管,不断激发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我区根据《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划分及评定(DB4201/T 631-2020)》的规定,每年组织养老机构参加市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年度审查及等级评定工作,2023年已有130家机构参与评定,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区还出台了《武昌区为老服务商入库流程规范》、《武昌区为老服务商管理规范》、《武昌区平台指导价》每月根据考核制度推出奖惩进行通报,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当企业出现问题整改不到位或服务达不到要求,取消经营资格,更换运营服务商。
四、关于构建智慧养老社区模式方面
建立智慧养老体系,坚持“平台+智能”双向结合,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智慧化管理。一是打造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投入300万元,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呼叫服务为核心,利用移动管理系统及远程监控,整合辖区内为老服务资源,满足全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养老“020”新模式,向居家老人提供便捷化、物联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今年,平台优化了服务对象管理模块、工单管理信息汇集模块、智能设备管理模块、可视化展示大屏页面、支付结算方式并增加人脸识别新功能。二是探索人工智能养老新模式。现新建6个人工智能养老示范社区、1个人工智能养老示范机构,搭建八大健康场景:健康管理场景、安全监控场景、应急呼叫场景、精神慰藉场景、康复护理场景、生活照料场景、移动助行场景、文娱活动场景。探索家庭养老床位新模式,2023年在中央项目《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基础上扩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有需要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智能化产品、适老化改造和配套医养服务,累积建床1070张。三是升级武昌区养老地图。利用线上小程序,将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嵌入到养老地图,通过信息查询、定位导航、在线预约等功能,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