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地下空间规划对于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城市安全和韧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合理规划不同区域及不同深度范围地下空间形式、优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设计等建议十分必要,也契合了新时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形势。
一、关于摸清家底的建议,我市已完成主城区地下空间调查工作,建立了地下空间设施“一张图”,汇集多源地下空间基础数据。
2019年武汉市测绘院系统梳理盘整了主城区地下空间建设现状,搭建了主城区现状地下空间设施“一张图”,掌握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其分布、用途等,包括地下公服、居住配套、交通、市政、工业仓储、防灾减灾等多种类型,实现了现状地下空间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武汉市仿真实验室汇集了武昌区及其他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并在评估预警、仿真模拟、智慧决策方面进行了多项探索实践,通过千余项数据指标计算分析,可对城市进行动态监测和自动“体检”,形成“体检报告”,发现城市运行中隐藏的问题,提前管理应对。通过主城区现状地下空间设施“一张图”平台可总结分析武昌区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发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和不足。
二、关于合理规划的建议,我市十分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近年来已组织开展多轮地下空间规划工作,明确不同区域和不同深度地下空间类型及管控要求。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73号《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武昌区属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由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
为了合理引导、积极促进我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实现城市建设地上地下空间协调发展,市规划局近年来组织编制了《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09-2020)》、《武汉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2017-2030)》和《武汉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引导了全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其中,《武汉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衔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强化分级分区管控,对包含武昌区在内的全市范围内在平面上划定了“重点建设片区+一般建设片区+战略预留区“,明确地下空间分区控制要求,同时探索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在竖向上划定不同深度范围的地下空间功能类型、尤其对浅层竖向进行了详细细分。
三、关于优化设计的建议,地下空间建设设计审查和施工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我局将积极配合做好规划管理工作。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73号《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建设设计审查和施工的监督管理”,我局积极配合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工作。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武汉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成果中,系统盘整了全市现状地下空间,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现状建设条件,开展资源调查评估及适建性分析,包含武昌区湖泊和低丘等地层地质情况。同时结合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提出全市地下空间发展目标和总体结构,明确了地下空间利用策略,针对性提出交通和市政专项优化思路。
四、关于建立系统的建议,我市大力推进地下空间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全市三维地质和现状地下空间的数字化和可视化。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了“国土规划云”管控中心、城市仿真实验室和武汉高精度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地质信息三维平台和主城区现状地下空间“一张图”,实现了包含武昌区在内的全市三维地质和现状地下空间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搭建“评估-预警-反馈”的多层次闭环预警平台,预判和锁定灾害高易发、建设高风险、资源保护等区域,可有效指导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各类地下空间数字化平台,推进全市地下空间智慧在线监测全覆盖,实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高效动态管理。
五、关于示范引领的建议,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工作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审批的法定程序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制定,不属于区级事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