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您提出因地制宜、加强施工管理的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安全培训。我局作为牵头部门,定期联合建设局、城管局、水务局等,为建设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开展培训。4月11日,我局组织全区各街道办、代建单位、监理单位旧改工作负责人,集中开展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安全生产培训会。会上邀请区建管站专家结合近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深入剖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点;邀请代建单位代表分享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方法,确保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无漏洞。
二是形成监管合力。部门联动,全面办理施工许可证,纳入区建管站专业监管,提高监管的专业性、精准性;与应急管理局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安全施工监管力度。
三是加大巡查力度。要求建设单位提前报备高空作业和动火作业情况,组建巡查专班,每日抽查施工项目,紧盯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重点加强对高空作业、明火施工进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每周汇总巡查情况,在全区进行通报,督促整改。
二、文明施工常态化管理
关于合理安排工期、工序,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问题,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督促文明施工。各建设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对现场不按文明施工标准施工的,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现场不打围等行为,督促整改;因施工需要停水、停电时,通过居民群、张贴告示等方式提前告知;及时张贴公示牌,注明项目信息,建设主体、监管部门联系方式,使居民反馈的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二是安排错峰施工。与供电、供水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需要同时施工的,合理安排进场工序,尽可能保持合适的作业面,预留便民通道,保障居民能正常出行。
三是加强降尘降噪措施。要求各施工单位制定并落实降尘降噪措施。要利用洒水、遮蔽物覆盖等方式降尘压尘,渣土要在开挖后清运完毕,未及时清运的定时洒水,有必要的,利用安全绿网覆盖。加强与社区、业委会、物业的沟通,确定合理的施工时间,装卸材料应倾卸轻放。
三、树牢共同缔造理念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提升居民满意度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进行民意测评。今年2月,我局出台《武昌区老旧小区改造群众参与实施细则》,明确提出施工完毕后,应推行老旧小区改造“民意验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民意调查,组织居民代表参与联合验收,将“民意验收”和专业验收相结合。
二是及时整改到位。对于验收提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自查其他点位,争取整改结果群众满意。
三是推行共同维护。指导街道、社区建立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机制,从建立党小组、成立业委会、引入优秀物业企业入手,创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运维机制。
四、及时完善工作制度
关于出台武昌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指导意见的问题,我们按照《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同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深化细化市级技术导则,不断深化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使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有明确的标准,便于操作。今年5月,发布《2023年武昌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考评办法(征求意见稿)》,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专项检查表》,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具体化、条目化。考评办法中指出,对完工小区应开展测评,居民对改造满意率平均得分应在80分以上。建设主体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管理巡查工作,辖区所属项目每月至少需全覆盖检查一次,确保施工过程规范安全,现场整洁,便民措施预留充足。
武昌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来,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居民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升。由于旧改的规模较大,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提高,旧改工作很难满足所有人的意愿,但有了李代表的支持,我们将更加努力,结合武昌区情,围绕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工作要求、实施流程,督促各建设主体按标准逐条落实工作,重点抓改造全过程中的群众参与度、满意度,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监管,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