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顶层设计,促进养老服务发展。近年来,武昌区坚持“政府引导支持、社会积极参与、市场资源配置、服务业态创新”的工作思路,以“互联网+”为主线,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卫生机构共参与的动静相宜、医养结合的为老服务体系。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整合全区27家养老机构、126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40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32家老年幸福食堂、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多家为老服务和智慧健康养老企业资源,全部纳入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监管,设立85290005养老热线服务电话,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和远程照护的“三助一护”服务。推进社区居家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心理疾病监测、传染病预防、临终关怀服务一体化,为老人和家庭提供“喘息式服务”、生命周期内“一站式”全龄段和全天候服务。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政规〔2021〕6号)要求,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新建住宅小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住宅小区未达标的,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等方式调剂解决等。
二、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养老机构服务。一是建立准入机制,截止2020年底,我区已投入运营27家养老机构、40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今年底,我区还将新建2家街道养老综合体、3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护理员管理,注重养老人才队伍培养,每年组织开展护理员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省技能大赛,2020年,在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中,我区社会福利院黄静、阳光福利院纪臻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我们还先后邀请湖北省民政学院护理刘敏教授和武钢医院纪光伟主任医师等通过网上直播形式,组织收看民政部组织的直播授课、转发市民政局和区卫健局的视频等线上教学,给全区养老机构500余名护理员进行卫生护理业务培训。还组织230余名养老机构厨房工作人员参加餐饮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线上公益培训。今年区民政局计划组织全区养老护理员培训1000人次。逐步健全养老服务行业相对合理的薪酬体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行养老护理员工资指导价,增加养老服务行业和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2000元、1000元、500元的一次性补贴,并自连续从业的第3年起,每月给予200元的岗位补贴。2020年,区民政局向6名新增持证护理员发放一次性奖励8000元,向163名持证护理员发放岗位补贴387600元。
三、建立信息系统,强化为老服务监管。教育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恪守职业精神,遵守行业规范,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明确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应当向养老服务组织如实告知本人的从业经历、服务技能、健康状况等情况。区民政局投入300万元建成武昌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将全区470名养老护理员全部纳入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汇总、共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关于培养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业经历、职业信用等数据,实现养老护理员从业经历可记录、可查询、可追溯。要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得有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老年人等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区民政局在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场所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由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统一监管,能及时了解掌握各养老机构公共场所护理员的行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护理员,从派单-上门签到-入户服务-出门打卡-电话比对等环节,对为老人开展助餐、助洁、助医和远程照护的“三助一护”服务过程全监管,确保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