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武昌区民防建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发布机构: 区民防办
文  号: 索 引 号: 000042021/2011-07818
公开日期: 2011年02月22日 公开方式: 有效

武昌区民防建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依据《武汉市民防建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武昌区“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编制《武昌区民防建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人民防空工作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着眼长远、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立足现实、瞄准一流、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武昌区“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民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地下地上同时推进。

(二)坚持应急准备与长远建设,重点建设与整体发展相互促进,着眼信息化战争防空特点,搞好总体筹划,分阶段实施,推进民防建设整体协调发展。

(三)坚持平战结合,探索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指挥机制,把防空建设与城市防灾救灾建设结合起来。

(四)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好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的要求放在首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高质量、科学规划好民防建设。

三、“十二五”全区民防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民防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构建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

(一)组织指挥、信息化建设。

1、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修订和完善区、街防空袭方案,城市应急预案和城市重点目标防护方案。

2、完善区民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具有先进性的地上指挥系统,完善地下指挥所硬件设施建设。平时为区政府防灾救灾和应急事件处理提供服务,战时承担区政府防空指挥中心。

3、根据城区建设发展,增设调整防空防灾警报器布局。在新建小区增加防空防灾警报器2台,更新10台大功率防空防灾警报器,实现防空防灾警报器统控率、鸣响率、音响覆盖率100%。逐年新增车载警报器和手摇警报器的数量,着力提高二次警报器能力。

4、健全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加强对民防专业队伍培训,规范编组,完善种类,强化动力,使民防专业队伍能力应对常规武器破坏,能应对信息化攻击,能遂行平时应急任务,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

5、进一步完善人口疏散体系。按照“就地就近,便捷高效”的原则,合理增设战时人口疏散地域和党政机关、高端人才疏散基地;按照“平时对口共建,战时对口疏散”的原则,大力搞好疏散地域建设,达到战时能防空,平时能防灾的要求。

6、进一步加强完善人防信息网络建设,健全灵敏可靠的通信警报体系。将防空通信网与地方电信网,军队侦察预警系统形成一体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充实完善机动指挥通信平台,充实区人防信息资源数据库,逐步完善街道人防信息库,探索建立区民防办、街道人防、社区三级通信组织指挥系统。

(二)人防工程建设。

1、健全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合理布局人防工程,科学设置人员掩蔽、医疗救护、专业队伍等防护工程,做到战时能应战、平时能应急。

2、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40万平方米,“十二五”末,全区人防工程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力争城区人均工程面积达到1平方米。

3、完成蛇山人防工程改扩建及口部伪装房建设(由市民防办投资建设)。其中新建面积11974平方米,改建面积38800平方米,扩建一个出入口,新建6个出入口,总投资约1.2亿元。

4、加强人防工程维护改造,逐步改造完善大东门干道、螃蟹甲人防工程防护能力。新增人防工程利用面积33万平方米。

5、探讨建立地下空间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运用人防法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人防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在“十二五”期间,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公共人防工程(地点待定)。

(三)“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

1、大力开展防空防灾的宣传教育,以多种形式提升城市居民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十二五”期间,要让全区的居民知道身边的人防工程,掌握当战争和自然灾害来临时逃生自救的技能。

2、完成区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协助市民防办完成我区地震“三网”(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

3、加快“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力争将人民防空指挥平台纳入政府应急指挥系统,把人民防空信息系统纳入政府应急信息大系统,把人民防空专业队伍纳入政府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把人民防空宣传教育纳入政府防空救灾宣传教育体系,把人民防空工程和战时人员疏散地纳入政府防灾救灾应急场所建设。

四、完善“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做好武昌区民防建设,切实做到民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相结合。

(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充分利用武昌区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契机,加快人防工程的建设步伐,同时重点抓好人防信息网络及指挥信息平台的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城区人均工程面积达到1平方米,并建立较完善的区、街信息网络和指挥平台。

(三)加强社会性人防宣传教育,创造人防发展的良好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人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形成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全面参与民防建设的社会氛围,为民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落实经费,保障建设。按照鄂发[2002]7号文件和武发[2002]16号文件精神,要求区财政将人防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中,主要用于工程维护管理,信息网络和指挥平台建设。

(五)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政高效”的标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序、实用的民防工作机制和制度。坚持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

(六)依靠区委、区政府和市民防办的指导和支持。区民防办将不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我办在建设“十二五”规划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征求上级部门和领导对民防工作的支持。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