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星空”计划擦亮武昌人文科创新名片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长江日报 16版 专题
杨蔚 吴思 况昕昀 刘璐
“一谷一廊多带”数字科创产业空间布局。
武汉地标黄鹤楼,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武昌与黄鹤楼千年相伴、共荣而生,自古便是文化荟萃、群星璀璨之地。回首过往,千年文化底蕴、百年产业夯基,武昌筑就楚天首区;展望未来,数字浪潮势不可挡、产业竞争风起云涌,武昌还须奋进领先。
“黄鹤楼星空”计划致力于打造在中部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企业和人才创新平台、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平台和数字前沿技术萌发互鉴交流平台,让数字企业、科技人才在武昌大地上交相辉映、茁壮成长。
力争到2026年,“繁星计划”培育服务数字经济企业、高科技企业总数达20000家,“亮星计划”培育服务种子企业、“专精特新”企业150家,“新星计划”培育服务“新物种”企业50家,“明星计划”培育支持各类上市数字科创企业5至1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300亿元、占GDP比重14%以上,实现规模总量跨越式提升、发展质量实质性跃升,在全省全市打造“三高地、两基地”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构建有支撑力的空间布局
依托现有产业资源优势,武昌区采取增存并举的空间供给方式,构建“一谷一廊多带”数字科创产业空间布局和集聚生态,探索跨区域合作建设“离岸基地”,力争拓展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为打造五百亿级数字科创产业集群提供基础支撑。
“一谷”即中科·武大智谷。以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院所为核心,锚定智慧空天信息、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产业,重点建设小洪山科学城、珞珈山创新港两大智力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同步梳理再造科创大厦、阳光大厦、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等周边现有科创功能载体,推动空间连片联动、产业融合升级、功能协调互补,打造具有全国标杆示范影响的智慧生态谷。
“一廊”即滨江数创走廊。依托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的阿里巴巴华中总部暨产业社区基地的引领集聚效应,以武汉数创大厦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为先导,统筹盘存汇通新长江、匠心城、江尚天地、四美塘片等空间载体,沿武昌滨江一线布局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同时,加快实施白沙洲片区更新改造,为数字科创产业发展预留储备空间。
“多带”即环高校院所创新经济带。立足武昌科教资源优势,围绕驻区高校,建设环湖北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环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数字交通协同创新带、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智慧数据产业带、环武汉音乐学院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带,推动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融合发展、联动创新。
搭建“离岸基地”。针对部分科技型企业对于研发、中试、生产制造用地的需求,打破地域界限,探索跨区域合作建设“离岸基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项目合理布局,形成“产业合作空间+技术合作平台+人才创业服务”的共享共建架构,实现协同共赢。
■ 健全有吸引力的政策体系
围绕产业做强、企业成长、空间活化、人才引育四个方面,武昌区优化推出有吸引力的政策,每年计划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吸引、培育、汇聚一批引领行业未来的高能级企业和高层次人才。
聚力招大引强。聚焦全市“965”产业体系,结合武昌区“1+8”产业总体布局,强化对数字经济领域优质项目和头部企业的招引,从税收、租金、人才公寓、应用场景、数字新基建等方面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支持企业在武昌区设立区域总部、数字业务板块全国性总部,以招大引强带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支持发展壮大。围绕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的全生命周期,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四级科技孵化体系,启动“繁星、新星、亮星、明星”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初创型、潜力型、成长型、龙头型企业,形成繁星满天、星月交辉的数字科创产业发展态势。
加快成果转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高校、科研院所梳理科技成果资源,适时发布科技成果目录,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对接平台,鼓励各中试基地、检验检测、数据平台的开放共享,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地、校企、企企之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强化招才引智。做实“武昌院士之家”,为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医疗服务、养老等方面提供便利。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入选国家、省级、市级高层次人才计划的,给予创业启动资金、银行贷款贴息、房租补贴等扶持政策。完善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支持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人才公寓、创业场地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 完善有包容力的金融环境
依托辖区丰富的金融资源,武昌区建立招投一体、投贷联动机制,加大对数字科创企业的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方式全链条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企业融资体系。
设立科创母基金。设立规模50亿元的武昌科创母基金,积极与投资行业优秀机构、数字经济产业龙头合作,引导撬动各方社会资本,建立覆盖种子、天使、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总规模达1000亿元的基金群,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投、招、育一体,吸引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来武昌投资兴业。
提升科技信贷水平。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科创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鼓励银行结合数字科创企业特点,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股权质押贷、碳排放权质押贷等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立数字科创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并不断拓面,进一步提高银行对数字科创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加大资本市场对接。充分发挥辖区上交所中部基地、北交所湖北基地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数字科创企业的上市培育、辅导支持和政策扶持,充实上市金银种子等后备企业库。鼓励支持数字科创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等平台进行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打造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武昌区致力于为企业聚人气、聚财气、聚商机,组织筹办黄鹤楼星空系列活动,以活动创造焦点,以焦点拉动流量,塑造最强IP,营造武昌数字科创产业发展浓厚氛围。
黄鹤楼星空数创大赛。聚焦数字经济、智慧城市领域,筹办一年一届黄鹤楼星空数创大赛,面向全国征集数字领域新产品、新场景,吸引优秀企业,寻找创新种子,用大赛链接资本、市场、技术,让更多企业、人才选择武昌,创新追梦,共创精彩。
黄鹤楼星空高峰论坛。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采取主会期+贯穿全年系列活动的形式,举办一年一届黄鹤楼星空高峰论坛,设立主题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配套活动五大板块,高位链接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创新资源,为数字科创产业蓬勃发展赋能。
黄鹤楼星空沙龙。依托武昌区域创新发展委员会,组织开展系列沙龙活动,为认同武昌创新价值、参与武昌创新活动、看好武昌创新未来的各界力量牵线搭台,推动行业交流、跨界互动、体系互联、要素互通、人才协同,为数字科创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黄鹤楼星空SHOW。联手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新闻媒体,共建黄鹤楼星空SHOW展示平台,设立数创成果展示、数创产品推介、数创企业路演、数创人才评选等多元主题,打造武昌数字科创成果、产品、企业、人才的专属品牌,助力企业、高校、人才拓渠道、亮品牌、SHOW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