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多,食品消费迎来高峰,为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祥和的节日,保障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舒心,武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昌区消费者协会给广大消费者和餐饮服务单位作如下提示:
一、对消费者的提示
(一)购买食品要细心
购买食品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应查看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齐全、清晰,不购买“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购买现场制售食品时,要留意食品存放的卫生环境,选择新鲜、无异味、无感官异常的食品。
(二)网络订餐要小心
网上订购外卖食品时,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安全相关证照及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尽量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食品后要检查食品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加工、食用,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品种等高风险食品。
(三)外出就餐要留心
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整洁规范的餐饮店,就餐前了解菜品价格、份量等详细情况,结账时注意查看消费明细。就餐时应使用公勺公筷,按需点餐,杜绝食品浪费。拒食长江等非法捕捞渔获物和野生保护动物。
(四)保健食品要当心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中老年人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一些商家利用中老年人的这一心态,以产品体验、免费健康讲座、赠送小礼品等形式宣传兜售保健食品,导致中老年人轻易选购了大量不需要的保健食品。
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查看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是否标注有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保健功能、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等产品信息。依据保健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购买,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食用。购买商品后要索取发票、购货小票等凭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二、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提示
(一)严格按照许可范围经营
不采购和使用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来源不明的食品;不采购和使用私宰肉、病死肉、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鲜肉及肉制品;不采购、贮存和使用亚硝酸盐;不使用发芽马铃薯;不采购制售野生河豚鱼、野生蘑菇和国家禁止经营、依法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二)从业人员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好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帽,注意手部清洁;从事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持有有效期内的健康证明上岗;从业人员需经食品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
食品加工、储存等过程中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操作。食品加工制作和储存时,做到成品、半成品和原料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水产品分开;定期检查冷藏、冷冻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置的冷藏、冷冻温度符合要求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食品烧熟煮透,确保烹饪食品的温度和时间能保证食品安全;加工制售生食类、冷食类(动物性冷食、非发酵豆制品类植物性冷食)、裱花蛋糕等高风险食品应在专间内制作;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四)严格落实消毒保洁制度
严格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应索取或查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消毒合格证明,做好进货检查和验收记录,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用具。
(五)做到及时配合救治患者
餐饮单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做好调查处置。消费者在消费就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并保存好可疑食品样品及消费票据、就诊记录等相关证据,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人间烟火气,食安抚人心。让我们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如果您发现购买的食品变质、有异味等问题,请及时拨打12345市民热线、登录全国12315平台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登录“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进行投诉,若食用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消费和就医凭证以便维权。
武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武昌区消费者协会
2024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