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Ai政务问答
名  称: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十六届人大 四次会议一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 的通知 发布机构: 武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武昌政办〔2025〕3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5-22319
公开日期: 2025年04月01日 公开方式: 有效
主题分类: 其他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十六届人大 四次会议一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 的通知

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

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一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相关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41


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一号议案

办理工作方案

为认真办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一号议案《关于大力打造特色楼宇 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议案》(以下简称一号议案),特制订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武汉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高质量发展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特色楼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号议案办理工作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楼宇经济发展的部署,紧扣全区一谷一廊多带的空间规划,协同推进特色专业商务楼宇打造工作。进一步健全和优化楼宇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武昌区楼宇经济支持政策,优化楼宇经济信息管理平台,整合调动辖区资源力量,全面提升楼宇经济坪效贡献。统筹楼宇经济和产业链招商工作,做好阿里中心、国铁城投中心、中交大厦等新建成高端商务楼宇招商工作。定期开展扫楼行动分类推动全区楼宇提质换新,引导推动相关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融合,力争新增2栋税收亿元楼宇、新增8栋特色楼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楼宇经济发展机制

1.优化楼长制运行体系。实施街道负责人包楼宇的楼长行动,一栋楼明确一名街道领导担任楼长,并配备一名专职联络员。构建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社务服务+商务服务楼宇四务综合服务体系,广泛整合党群、政务、社会资源,实现竖起来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深化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行动,发挥楼宇党建阵地辐射效应,成立楼宇理事会,用好综合党委一楼四员、政务直通车等载体。做实商协会党建,围绕重点产业楼宇组建商会和党建联盟,促进生产要素精准对接,全力服务楼宇招商与发展工作。(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商务局、区工商联、区民政局、区行政审批局、各街道办事处)

2.深化产业链协同机制。依托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楼宇经济与产业链招商、培育工作,树立一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思路,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倍增、双碳产业提质和主导产业跃升三大行动,构建链长牵头、楼长协同的联动机制,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特色楼宇。强化驻点招商效能,推动产业资源精准匹配楼宇等载体资源,吸引优质项目入驻。(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经科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首义科创投集团、各驻点招商小分队)

3.常态化开展商务楼宇扫楼行动街道楼长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相关责任单位定期上门走访,摸清楼宇存量空间、入驻企业底数及营收、税收等情况,动态管理并实时更新楼宇入驻企业信息。深入挖掘潜在招商项目,引导属地纳统纳税,推动存量企业再投资、分转子,对培育并经评定为亿元楼宇、专业特色楼宇的所属街道,在相关考核工作中予以倾斜,不断提升楼宇坪效贡献。优化楼宇经济信息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楼宇信息实时共享,为政府决策、楼宇运营及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支持。(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商务局、区发改局、区住更局、区经科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区行政审批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税务局、各街道办事处)

(二)精准提质扩容,分类推动楼宇转型升级

1.盘活存量商务楼宇。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支持楼宇申请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国债等相关财政政策,分类推动辖区存量楼宇转型升级。构建协同参与机制,提升楼宇综合管理水平,改善楼宇周边环境品质。为存量楼宇链接专业运营商、导入产业链配套服务资源,提升楼宇产业适配度提升、闲置空间再利用率。对于自持楼宇,通过整合资源,引入更多优质项目,不断提升楼宇服务品质,推动楼内产业升级,形成集聚效应;对于散售楼宇,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整体招租和统一运营管理;对于老旧楼宇,支持其自主改造更新,完善软硬件设施、智能化体验和配套服务。(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住更局、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国资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

2.开展新建成楼宇精准招商。统筹行业主管部门及街道力量,联合仲量联行、永业行等国际国内知名咨询企业上门走访调研,为即将投用的新建成楼宇产业定位、资源对接、运营优化等提供科学指导,强化招商效能。持续对接阿里中心、中交大厦、长江人才大厦、积玉万象、保利滨江中心、国铁印江澜等重点在建楼宇,按时间顺序梳理可用空间载体资源。采取联合举办专场推介、组团外出招商等方式,汇聚各方资源力量;创新开展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提高楼宇招商精准度,助力新建成楼宇在投用前锁定一批重点意向入驻企业。(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国资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杨园街道、徐家棚街道、积玉桥街道、白沙洲街道、水果湖街道)

3.构建全区楼宇生态圈。围绕现代金融、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传统主导产业和双碳、数字经济、大健康、绿色智能船舶等新兴主导产业,多维度共享产业项目信息,打造 一楼一带重点生态圈。坚持 增量开发与存量盘活并重的原则,做好新招引企业的证照办理、投资落户等相关工作;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引导,做优存量企业增资扩产、人才服务等政务服务。鼓励并指导商务楼宇根据产业导向适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高质量办公载体的接续供应,提升全区楼宇经济活力。(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商务局、区卫健局、区行政审批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首义科创投集团、古城文旅集团、各街道办事处)

(三)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特色楼宇

1.打造金工文商特色楼宇以总部经济为引领,打造金、工、文、商传统产业特色楼宇。着力提升保利广场、长城汇等总部型楼宇各类500强、区域总部企业集聚度,引导各类总部企业入驻。扩大进出口银行大厦、兴业银行大厦金融类楼宇规模效应,提高长江产业大厦、平安财富中心等楼宇金融企业注册纳统率。发挥铁四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等楼宇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汇聚工程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挖掘武汉文创大厦、泛悦中心、昙华林核心区文旅资源,集聚文创产业企业;引导商贸流通、平台经济企业入驻汇通新长江、悦江中心等商贸物流型楼宇,探索文创产业、直播电商协同发展的商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紧盯省农发集团新办公场所投用进程,靠前谋划一大批现代农业上下游企业入驻长江人才大厦,构建农业产业特色楼宇。(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杨园街道、徐家棚街道、粮道街道、紫阳街道、中南路街道、水果湖街道)

2.发展科技创新楼宇以数创大厦二期扩容为契机,吸引数字经济重点企业落户,打造武昌区科技创新发展高地。着力提升联发国际大厦、匠心城等商务楼宇的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度。深入研究环大学创新发展建设运营新模式,依托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校资源,集聚北斗应用、遥感科技、深地储能产业龙头企业。前置小洪山科学城、珞珈北斗创新港的空间载体招商工作,构筑环高校专业科技型楼宇,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活力场、主阵地。依托湖北大学生物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农科院油料所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造生物健康产业集群,培育大健康专业楼宇。以湖北船舶大厦为重点,依托武汉·中交大厦,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总部大楼投用为契机,支持国铁城投大厦打造全国首个高铁科技产业总部楼宇。(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商务局、区卫健局、滨江商务区管委会、杨园街道、徐家棚街道、首义路街道、珞珈山街道、首义科创投集团、古城文旅集团)

3.培育双碳产业楼宇。以碳汇大厦为引领建设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梳理周边区域襄阳大厦、东信资本大厦等楼宇空间,建立双碳产业联合招商机制,推动打造碳金融集聚区。定期发布低碳应用场景,打造中北路低碳产业示范街区,鼓励商务楼宇开发运用清洁绿色能源系统,打造低碳楼宇、低碳园区等低碳场景参观实践基地,形成武昌特色碳网图。(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经科局、华中金融城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武昌分局、水果湖街道、首义科创投集团)

(四)注重靠前服务,优化楼宇经济发展支持政策

1.强化全周期服务保障。新建区级、街道招商共享中心3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新招引企业过渡期各类需求,提升街道共享中心的企业入驻率、转化率。坚持以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楼宇共治共管工作,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落实楼宇政务服务直通车、楼宇托管班、白领食堂等惠企举措,提升企业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将楼宇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优化商务楼宇营商环境,助推楼宇经济聚产提质。(责任单位: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行政审批局、各街道办事处)

2.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做好政策顶层设计,适时出台针对性强的楼宇经济扶持政策,重点从鼓励整体运营、升级改造、物业管理、招商引企、楼宇贡献、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实施综合扶持,并对重点楼宇和特色专业楼宇运营管理主体给予重点政策支持。围绕主导产业,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向楼宇企业积极宣传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工程设计、医疗健康、绿色船舶、双碳产业等重点产业支持政策,提升重点楼宇企业产业政策申报覆盖率,实现产业政策精准滴灌,优化楼宇产业生态。(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住更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创新与人才服务中心、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首义科创投集团)

3.常态化开展系列活动。多层次搭建政企、企企、银企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整合金融、法律、财务、人才等多元资源力量,激活楼宇企业发展动能。定期开展楼宇经济政企座谈会、楼宇创新圆桌会,精心打造长江楼宇议事厅等系列楼宇品牌活动,邀请各级人大、政协委员参加,促进政企、企企、银企交流互动和供需对接,推进业务合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全区共推楼宇经济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商务局、区经科局、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首义科创投集团、古城文旅集团)

四、责任分解

一号议案由区人民政府区长领办。成立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工商联、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财政局、区住更局、区城管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局、区国资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区行政审批局、华中金融城管委会、滨江商务区管委会、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中心、市生态环境局武昌分局、区税务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各街道负责人、首义科创投集团和古城文旅集团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负责全区楼宇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组织、检查督办、资料汇总、协调沟通等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商务局局长兼任。

将楼宇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全区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依据楼宇经济发展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分工,科学合理设定考评指标,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工作。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充分调动各部门、街道在楼宇经济工作中的积极性。

(一)主办单位

区商务局:全面统筹一号议案的办理工作,建立健全楼宇经济工作机制,科学设立楼宇经济绩效考核体系,推进目标任务逐项落实。谋划楼宇经济顶层设计,拟定并组织实施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负责指导全区楼宇经济相关数据的收集,促进楼宇经济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录入、更新、分析,实行动态管理。协调驻点招商工作,协同各产业链牵头单位做好楼宇专场活动和招商推介活动。

(二)协办单位

区政府办:参与 链长制扫楼行动,推动现代金融楼宇的打造、碳金融集聚区的建设,积极宣传相关产业政策;搭建开展银企交流活动平台,做好楼宇金融服务工作。

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楼宇党建工作,广泛整合党群资源,在商务楼宇内设置党建指导员等专员。开展政务服务进楼宇等活动,积极推进楼宇四务

区工商联: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协同做好重点楼宇商协会党建。

区发改局:结合链长制统领工作,统筹楼宇经济与产业链招商、培育;组织规划建设高品质商务楼宇,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速推进在建楼宇项目;统筹存量楼宇升级改造申请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国债等工作。参与扫楼行动,打造绿色船舶集聚特色楼宇,积极宣传相关产业政策。

区经科局:参与 链长制扫楼行动,推动产业资源与楼宇资源匹配,协同管理楼宇企业信息;负责数字科技楼宇建设、环高校特色楼宇打造,积极宣传相关产业政策;协助优化楼宇经济信息平台。

区民政局:协同配合楼宇四务社务综合服务工作,管理商务楼宇内商协会等社会组织,提升楼宇基层共治水平。

区财政局:参与楼宇经济扶持政策的完善规范,落实国家统一制定的财税优惠政策,强化补贴定期评估和绩效评价管理。推进商务楼宇财源建设工作,协助统计楼宇及入驻企业纳税情况。

区住更局:配合开展扫楼行动支持楼宇申请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国债等相关财政政策,推动楼宇提质换新。评选星级楼宇物业,保障提升楼宇物业管理水平。

区城管局:统筹管理楼宇周边区域环境,提升重点区域城市容貌及周边配套环境品质。

区文旅局:参与链长制扫楼行动,挖掘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旅楼宇,开发商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宣传相关产业政策。

区卫健局:参与链长制扫楼行动,打造大健康特色楼宇,积极宣传相关产业政策。

区国资局:清理盘点区属自持空间,参与自持楼宇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

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开展扫楼行动。依据公平性竞争审查条例开展相关工作,做好楼宇入驻企业负面清单查询等工作,保障楼宇经济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公正。

区统计局:协助优化楼宇经济信息平台,配合做好楼宇入驻企业数据纳统工作。

区行政审批局:协助核查楼宇内登记企业信息,配合开展扫楼行动持续开展政务服务进楼宇及项目专员服务,创新楼宇经济服务模式,探索共建政务服务站,提供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

华中金融城管委会:参与金融特色、双碳产业楼宇建设,推动现代金融、双碳产业相关产业集聚。

滨江商务区管委会:鼓励企业拿地建设,推进建设滨江数创走廊,配合打造绿色船舶、数字科技专业特色楼宇。

区科技创新与人才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楼宇经济支持政策兑现执行、资金拨付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搭建政企、银企交流平台,提供产业政策、人才政策、楼宇经济支持政策的宣讲、咨询服务。

各街道办事处:落实楼长制,定期开展扫楼行动,负责统筹推进辖区楼宇经济发展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楼宇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摸清楼宇底数、楼宇经济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录入及更新、楼宇管理服务、楼宇建设等工作。围绕辖区主导产业,打造专业特色楼宇,全面提升楼宇坪效贡献。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武昌分局:牵头建设园区、楼宇等低碳应用场景,推广碳普惠机制。

区税务局:参与扫楼行动,开展税源行动,负责楼宇经济相关税收工作,定期统计楼宇及入驻企业纳税情况,参与楼宇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推动属地纳税。

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参与 链长制扫楼行动打造工程设计类特色楼宇,积极宣传相关产业政策。

首义科创投集团:参与 链长制扫楼行动,牵头双碳产业链招引培育,建设双碳产业楼宇示范区,打造双碳产业集聚特色楼宇,积极宣传相关产业政策。联合区商务局、相关产业链牵头部门和属地街道,常态化开展各类楼宇活动。

古城文旅集团:负责珞珈创新港运营;参与环高校经济带建设,推动区域文旅产业与楼宇经济融合。联合区商务局、相关产业链牵头部门和属地街道,常态化开展各类楼宇活动。

各驻点招商小分队:强化驻点招商效能,推动产业资源精准匹配楼宇载体。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53月)

1.成立一号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

2.拟定《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一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

3.召开动员会,部署办理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53月至9月)

1.各职能部门、相关街道根据责任分工,对照一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办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照要求稳步推进办理工作。

2.定期邀请人大代表议案视察、座谈,各职能部门汇报一号议案办理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一步改进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工作落实。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510月)

各责任单位对全年楼宇经济工作进行深入总结,一号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责任单位办理工作进行检查、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提交区人大审议、视察。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各责任单位在区楼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加强协调,定期研究。围绕工作目标,明确专人负责,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各责任单位在工作中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工作进度,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重大疑难问题提交区楼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三)积极宣传,注重推广。各办理单位要注重宣传和工作轨迹资料的存档,定期编制工作简报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政府督查室、区人大财经委、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汇报进度。

(四)认真落实,加快推进。各责任单位要按照任务、时间节点,加快推动楼宇经济工作开展,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全面完成年度楼宇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人大